RPG流行近70年 仍是坦克的惡夢

RPG火箭風行世界,有戰爭地方都有RPG。(圖/網路)

俗話說:「有衝突的地方就有AK-47與RPG。」確實如此,蘇聯於1949年所推出RPG單兵反裝甲火箭彈,是有史以來最具代表性的戰爭武器之一,在冷戰期間成爲革命和恐怖的象徵。從柏林到中南半島,從非洲中南美洲,RPG是許多正規軍游擊隊最熟悉的武器。

國家利益雜誌(National Interest)介紹這款戰場主角。RPG雖然是蘇聯最著名的武器,但是它的概念原理來自於德國。德國在二戰期間,率先開發出一種步兵方便攜帶的反坦克武器「裝甲拳」(Panzerfaust)。裝甲拳的外觀是一支有着橢圓炸彈短棒,短棒裡安裝由黑色火藥爲主的推進燃料,射手只要壓下開關,前端的榴彈就會隨即飛出,可以穿透1.4公分厚的裝甲。隨着德軍的使用回報,「裝甲拳」也逐步在改良,最終版本的「裝甲拳250型」改良成具有可重新裝填發射管,和手槍式的握把

在德國投降後,蘇聯也就取得大批的「裝甲拳250型」並且着手仿製,在1949年仿製成功,定型號爲RPG-2,在俄語中RPG的意思是「手持式反坦克榴彈發射器」(Ruchnoy Protivotankovyy Granatomet),但是西方錯譯爲「火箭推進榴彈」(Rocket propelled grenade),現在多數的書籍字典也都這麼寫。RPG-2射程150公尺,可以擊穿1.8公分厚的裝甲。這種穿甲性能極強,可以輕易地摧毀美製M26潘興式坦克( Pershing)和英國百夫長(A41 Centurion)在內的各式北約坦克。RPG-2很快就成爲蘇聯供應衛星國的主要武器,在越戰期間就供應給北越陸軍和越共遊擊隊。

到了1961年,改良型的RPG-7問世有效射程提升到 200公尺,擊穿能力提升到擊破2.6公分的裝甲板,而且在瞄準具上做了重要改良,使用一具簡易PGO-7望遠鏡,具有2.8倍的放大倍數,可以更遠處發現敵人。還在發射管的後部加入錐形爆炸導流板,有效提高火箭彈的飛行穩定性。

RPG-7比前一代更爲暢銷,現在多數所看到的RPG就是指RPG-7。在冷戰時期,蘇聯軍隊和其他華沙公約國家的軍隊裡,每6到9名步兵裡,就有1名是專職的RPG火箭兵。拜蘇聯慷慨支援全球的游擊隊和革命運動,RPG很快散播中美洲、東南亞、非洲和中東的衝突,甚至愛爾蘭共和軍也曾經使用過。

在1993年索馬利亞首都的摩加迪戰鬥中,當地民兵用RPG-7擊落2架美軍黑鷹直升機,使美國首腦逮捕行動完全失敗。圖爲電影「黑鷹計劃」片段(圖/哥倫比亞影業)

在發明近六十年後,RPG在全球的爭端地區中持續活躍,包括在1993年索馬利亞首都爆發的摩加迪沙之戰, RPG就擊落了超級61與超級64兩架美軍黑鷹直升機,是美國自越戰以後傷亡最慘重的一次戰鬥。除此之外, 2001年至2009年期間,美國在阿富汗的反恐戰鬥中,美國陸軍直升機就有7架是被基地武裝份子的RPG所擊落。在如今的反IS戰鬥中,IS武裝部隊仍然拿着RPG 在對抗各國反恐部隊。

新一代的RPG-29,體型比以前的系列都大,不過仍保留可裝填的優點,後方步兵所揹負的就是RPG-29的火箭彈。(圖/maxpark)

至於原產地的蘇聯,RPG-7倒是沒有使用那麼久,他們在1970年代就用RPG-16取代,到了1991年,更新的RPG-29問世,至今也是俄羅斯地面部隊的單兵反裝甲武器。RPG-29模樣與RPG-7大不同,爲了進一步提升穿甲能力,它的長度更長,使用兩級複合式彈頭,在高爆彈頭後又有威力更大的錐型噴流穿甲彈頭。RPG-29曾經在伊拉克戰場上3次攻擊現代西方坦克,其中美國現役M1艾布蘭坦克遭遇2次,而英國挑戰者2式坦克遇到1次,都成功擊毀了這些複合裝甲的現代坦克,乘員有死有傷。

也因爲RPG-29打破了現代坦克的防護神話,因此美國與北約各國開始思考應對之策,並且和俄羅斯之間的緊張局勢增加,想要以外交壓力迫使俄國不要再輸出這種武器。總之,RPG確實是極爲成功的單兵武器,它令坦克部隊在面對步兵與游擊隊的時候,仍必須慬慎提防,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