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法人賣超29億 電子沒勁臺股收跌41點 

臺股9日在國際市場烏雲下,最終下跌41點以9489.98點作收,成交金額達1004.92億元。(圖/資料照片)

記者林潔玲臺北報導

臺股今(9)日在國際市場的烏雲下,開低震盪走低,雖金融股相對電子強勢,但指數最終仍下跌41點或0.43%,以9489.98點作收,成交金額達1004.92億元,三大法人賣超29.62億元。

今日三大法人買賣超部分自營商賣超10.63億元,投信賣超575.88億元,外資賣超18.93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29.62億元。大盤成交量大前5名爲羣創勝華、開發金、友達、佳世達。成交值前5大則有臺積電、華亞科、F-TPK、鴻海、羣創。

隨着近幾年來的套牢賣壓陸續出籠,臺股指數在站上9,500點之後盤中震盪加大,外資在期現貨也陸續出現賣超情況。法人表示,由於蘋果有望於下半年發佈新產品,蘋果供應鏈表現可期,雖近期電子股拉回稍有休息,電子股可望在第三季持續成爲盤勢主流,且隨着中小型股量能持續增溫現象,可望也有不錯表現。

年初以來外資加碼臺股趨勢明顯,截至目前爲止外資全面買超臺股市已達8周,顯示外資對臺股展望正面看待。央行7月4日發佈的統計資料也顯示,佔臺股交易比重持續提高的外資,6月再加碼臺股816億元,推升加權指數站上9,500點大關,使外資動向對臺股走勢舉足輕重。

歷經近兩年多頭,投資人不免擔憂臺股是否已經漲多,但從獲利來看,臺灣上市公司整體獲利持續走揚,爲臺股後市提供有力支撐。未來隨企業獲利前景轉好、外資持續買超,下半年又有選舉行情蓄勢待發,臺股未來表現仍值得期待。

臺股邁入7、8月的除權息旺季,須留心觀察美國QE退場速度、未來升息時點歐美中國經濟復甦情形,以及伊拉克動亂對於油價影響,下半年多數產業進入傳統旺季,除權息行情可望反映基本面展望,以及看好Apple後續新產品上市帶動相關供應鏈廠商的成長。

選股方向着重電子股之半導體、Aapple概念股等,傳產股則建議佈局歐美復甦受惠股、高殖利率族羣等。法人指出,今年上半年,蘋果供應鏈中上游廠商帶領檯股向上攻堅,隨着新產品即將發表,下游廠商營收在第三季也將開始增溫,加以PC產業也開始復甦,沈寂已久的相關個股近期有轉強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