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公募調倉加“酒量” 證金匯金青睞醫藥股

(原標題:三季度公募調倉加“酒量證金匯金青睞醫藥股)

證券時報記者 陳靜 李曼寧

2020年A股季報披露收官,除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外,機構持股變動情況亦浮出水面。尤其是機構抱團持有的板塊個股調倉路線爲市場關注的焦點。

截至三季度末白酒股業績與股價齊“飄香”,獲得公募基金重倉。證金、匯金等延續持倉風格,除金融股外,重點增倉了醫藥生物板塊。北上資金繼續增持行業龍頭科技板塊依然受到青睞。社保養老基金則一改常態,減倉醫藥生物、電子食品飲料等大消費與科技板塊。

公募基金抱團白酒股

今年三季度,公募抱團的白馬股罕見出現鬆動,多隻高位白馬股出現閃崩。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的偏好備受市場矚目。

Wind數據顯示,按照持有總市值排名,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依次爲貴州茅臺五糧液立訊精密、隆基股份中國平安、中國中免、美的集團、邁瑞醫療、寧德時代瀘州老窖

一線白酒股“茅五瀘”便佔據三席,並且貴州茅臺、五糧液在三季度仍有較多公募基金加倉,持股集中度進一步提升,是全部A股中公募基金持倉市值增加最多的兩家公司。其中,貴州茅臺繼續坐穩公募基金第一大重倉股頭椅,最新持倉市值超過千億,達到1123.78億元。

白酒股三季度整體業績與股價全面“飄香”,貴州茅臺三季報業績雖不及預期,但前三季度淨利增速仍在10%以上。瀘州老窖三季報大超預期,第三季度營收和淨利均恢復了雙位數增長勢頭。三季報發佈次日瀘州老窖股價強勢漲停,刷新歷史高點。三季度以來,該股股價累計上漲逾九成。五糧液業績表現繼續亮眼,前三季度營收與淨利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公司股價亦迭創新高,市值逼近萬億大關。此外,洋河股份也被基金明顯增持。

與二季度末相比,隆基股份、瀘州老窖新進三季度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名單長春高新、恆瑞醫藥跌出前十大重倉股之列。自三季度以來,兩家公司股價均震盪走低。今年9月,有着“東北茅臺”之稱的長春高新股價還遭遇了閃崩跌停。

從整體增持股份數量看,公募基金增持化工、機械設備板塊公司較多。另外,汽車板塊股價表現搶眼,比亞迪長城汽車、春風動力、福耀玻璃等多隻汽車股的公募基金持股市值增加。

金匯金增倉醫藥板塊

三季度,證金、匯金等進行了調倉換倉,除了重點持有非銀金融股外,醫藥生物是他們的增倉重點。

截至10月30日下午4點,據Wind統計顯示,在三季報中,證金、匯金等共現身795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名單,其中,新進九州通、*ST金正、三花智控、比亞迪等30家公司。比亞迪爲新進公司中證金、匯金等持倉市值最高公司,達33.36億元;九州通則獲證金、匯金等增持數量最多,增持數量達3183.81萬股,持倉市值達5.78億元。

分行業來看,金融股依然是三季度證金、匯金等重倉品種。三季度末持倉市值超百億元的公司有16家,金融股(非銀金融、銀行)即佔據七席,且其三季度以來股價均實現上漲,持倉市值亦顯著增加。其中,中國平安最新證金、匯金等持倉市值達到1115.09億元。新華保險持倉市值達到711.23億元,中國人壽、中信證券分別爲388.76億元、323.95億元。此外,五糧液、貴州茅臺的證金、匯金等持倉市值緊隨其後,均超過300億元。

與上半年末相比,證金、匯金等增持64家公司,其中醫藥生物公司多達10家,除了前述九州通,還有天藥股份、雙鷺藥業、上海醫藥、白雲山、恩華藥業、譽衡藥業等公司獲證金、匯金等增持,增持數量均在500萬股以上。

北上資金調倉換股

三季度北上資金進行了相應的調倉換股,其中以新能源汽車、消費電子爲代表的科技板塊明顯受到青睞。

Wind統計顯示,北上資金今年以來合計淨流入937.65億元,其中股通淨流入875.2億元,滬股通淨流入62.45億元,深強滬弱格局凸顯。

不過,三季度北上資金呈現淨流出狀態,合計淨流出244.1億元,其中滬股通淨流出309億元,而深股通則淨流入64.91億元。10月份以來,北上資金淨買入0.23億元,變化不大。截至10月30日,北上資金合計淨流入10872.41億元,在A股資金配置中仍佔據重要地位。

增持方面,北上資金三季度加倉市值居前的多爲行業龍頭,其中貴州茅臺、寧德時代、伊利股份、平安銀行等獲北上資金加倉市值超60億元。

新進方面,三季度北上資金通過滬、深股通新進成爲上市前十大流通股東的數量達到118家。分行業來看,新進增持個股集中在化工、汽車、計算機、電子等行業。

具體來看,北上資金三季度新進成爲卓勝微第八大流通股東,當期持股2.38%;截至三季度末,北上資金持倉市值超過9.5億元,位居所有北上資金新晉個股之首;業績表現來看,卓勝微今年前三季度營收與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100%。此外,天賜材料、東方證券、國投資本與金髮科技等個股新進持倉市值居前。值得一提的是,三季度以來,北上資金繼續加倉,最新(10月29日)持股數量達277.66萬股,持股市值增至11.88億元。

市場表現來看,新進增持個股7月以來平均漲幅近14%,遠遠跑贏同期滬指表現。其中,光啓技術、國聯證券與英唐智控期間累計漲幅已翻倍,易事特、國際醫學、振華科技與天賜材料等30只股累計漲幅超30%。

社保養老減倉大消費

三季度末,社保(包括養老基金)基金共現身於488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與二季度末相比相差不大。分行業來看,三季度化工、輕工製造、電氣設備與汽車等板塊獲重點增倉。

與二季度一樣,社保基金三季度減倉市值最大還是銀行股,較一季度末相比市值減少超65億元。以減倉市值最大的農業銀行、交通銀行來看,二季度社保基金持股數量保持不變,主要因公司股價下跌所致。

除銀行股外,以往獲重點加倉的電子與醫藥生物三季度減倉市值位居前列,另外,計算機與食品飲料減倉市值也相對較大。

新進方面,社保基金三季度新進增持130股,其中有色金屬行業的紫金礦業獲增持數量最多。具體來看,三季度全國社保基金一一四組合、一零三組合分別現身紫金礦業前十大流通股名單,爲公司第八、九大流通股股東,二季度末持倉市值達25.74億元。三季報顯示,紫金礦業前三季度營收與淨利潤均保持高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