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門氏菌讓研究生暴斃!不只雞蛋...奶肉類也要注意 5招防感染
文/謝佳君 圖/pixabay
天氣愈來愈熱,高溫環境讓各種病菌蠢蠢欲動,愛吃生食、喝涼飲,不只要防範大腸桿菌,還要小心沙門氏菌可能找上你。「其實沙門氏菌並不少見,而且感染病例容易出現在夏季,雖症狀通常不嚴重,但遇到免疫低下的患者,還是有致命風險,」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樑程超說。
去年(2018年)4月,嘉義縣民雄鄉一間知名豆漿店爆發食物中毒事件,造成40多人發燒、上吐下瀉,甚至一名男研究生3天后過世。近日調查結果出爐,指向是豆漿店法式吐司(沾蛋液及牛奶煎成)使用的生蛋汁遭到沙門氏菌感染,導致男研究生沙門氏菌感染併發腸胃炎,引發代謝性衰竭及敗血性休克死亡。
(母雞下蛋時,沙門氏菌可能直接沾附在蛋殼上,或蛋殼接觸帶有沙門氏菌的雞糞而遭污染。圖片來源:陳德信)
南投醫院感染科主任廖嘉宏解釋,沙門氏菌是人畜共通的細菌,普遍存在家禽、家畜的身上及腸胃道里,最常見是母雞下蛋時,沙門氏菌直接沾附在蛋殼上,也可能蛋殼接觸帶有沙門氏菌的雞糞而遭污染。
不過,除了蛋類,奶製品和肉類也可能帶有沙門氏菌。這也是爲何一般建議挑選洗選蛋、乳製品最好經過滅菌處理及妥善冷藏、肉類也需合格處理和冷藏,以免吃下遭沙門氏菌感染的食物。
還要注意的是,沙門氏菌是糞口傳染的細菌,如果遭感染的患者如廁後沒有洗手,接着烹調食物,下一個人很可能就把被排泄物污染的食物吃下肚,引起不適。尤其沙門氏菌適合生存在35°C左右,在夏天的高熱環境,如果民衆愛喝冷飲,一旦飲用水遭污染,就可能造成集體感染,樑程超說。
(沙門氏菌感染可能引起噁心、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嚴重甚至會引發敗血性休克。圖片來源:pixabay)
但沙門氏菌的致死率高嗎?
樑程超和廖嘉宏均表示,一般人免疫力正常,只要妥善治療,大約2~3天就會自行緩解,有時甚至不需就醫、多補充水分、電解質,也能自行痊癒,致死率並不高;但若是免疫低下的人,就要小心引發敗血症,有致命疑慮。
廖嘉宏指出,若吃下受沙門氏菌污染的食物、且菌量相當大,平均半天~1天、最長2~3天,就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發燒等症狀。樑程超亦表示,少量細菌能被胃酸抑制,還有免疫系統防衛,除非暴露菌量相當大,通常要達到10萬隻以上的菌量才容易出現臨牀症狀。
大部分免疫力正常的人,只要使用腸胃道藥物,加上補充水分、電解質,大約2~3天症狀就能慢慢改善。
但若症狀較嚴重或免疫力較差,例如嬰幼兒、老人、癌症患者、洗腎患者、愛滋病患、器官移植患者、使用免疫製劑的病患等,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療,以免引發敗血症。因此,廖嘉宏建議,出現症狀還是要就醫,由醫師判斷是否使用特殊藥物治療。
「很難想像年輕患者吃完(遭沙門氏菌污染的食物)出現腸胃道症狀,甚至因此喪命,」法式吐司需要使用蛋液,可能遭沙門氏菌污染,但廖嘉宏說,對年輕人來說,通常病情不會太嚴重,除非吃進很高菌量或免疫力異常,但因爲不清楚前述男研究生患者的狀況,無法判斷究竟是什麼原因致命。
(預防沙門氏菌,平常應注意生、熟食分開處理。圖片來源:pixabay)
高溫環境不利於沙門氏菌生存,專家們建議,預防感染沙門氏菌可以從以下5招下手:
1. 選擇洗選蛋、經過滅菌處理的奶製品、冷凍屠宰肉品,且須妥善冷藏或冷凍。
2. 不吃生食。即使雞蛋經過洗選或者冷凍屠宰肉品,仍無法確保完全沒有沙門氏菌殘留,因此最好拿過蛋之後要再洗手,而且食物必須煮熟後再吃。
3. 生食、熟食分開,且烹調食物前或餐前便後應確實洗手,小心處理食物。
4. 若出現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並避免處理食物,以防傳播他人。
5. 少外食。由於難以確保外食餐飲業者的製程和衛生環境,廖嘉宏常建議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外食需多注意衛生,確保食材清洗乾淨、完全煮熟才下肚。
延伸閱讀:
5個NG的挑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