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牽繫閩寧的脫貧夢,貫通東西的中國結

編者按

1月27日,由國家廣電總局主辦的電視劇山海情》創作座談會在京召開。23集電視劇《山海情》講述了20世紀90年代以來,寧夏西海固人民黨和國家扶貧政策的引導下,在福建對口幫扶下,不斷探索脫貧致富路徑,通過奮鬥獲得美好生活故事。該劇自1月12日於浙江衛視、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東南衛視、寧夏衛視、騰訊視頻、優酷、愛奇藝等平臺進行首輪播出以來,收穫了不俗播出成績,口碑不斷髮酵上揚,成爲一部破圈層的主旋律作品

圖爲電視劇《山海情》海報劇照 資料圖片

圖爲電視劇《山海情》海報、劇照 資料圖片

圖爲電視劇《山海情》海報、劇照 資料圖片

座談會上,主創代表講述了各自的創作歷程和創作感悟;業界專家圍繞該劇的創作背景、主題立意、藝術表達、製作品質、現實意義等進行了深入研討。光明日報現摘發部分與會代表發言,以饗讀者。

深入現實生活 謳歌偉大實踐

作者:聶辰席(中宣部副部長,國家廣電總局黨組書記、局長)

《山海情》的創作過程,是深入實施“新時代精品”工程,充分發揮“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制度優勢,以重點項目帶動整體創作的一次創新實踐。我們要再接再厲,借鑑發揚《山海情》的成功經驗,緊緊圍繞黨和國家重要時間節點,全力抓好建黨100週年以及未來五年的電視劇創作生產,努力推出更多無愧於偉大時代、無愧於偉大國家、無愧於偉大民族的優秀作品

第一,把握時代脈搏,構築精神家園。《山海情》之所以獲得最廣泛的共鳴,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下功夫做到了生活提煉、精神提純,既能腳下有泥,還能心中有火、眼裡有光,處處彰顯博大的家國情懷,蘊含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崇高的價值追求。希望創作者們都能從中得到啓迪,進一步強化政治責任和歷史擔當,舉思想旗幟,立精神支柱,樹立起抒寫新時代史詩的雄心壯志,努力創作出體現歷史高度、彰顯時代價值的精品佳作。

第二,堅持紮根生活,講好百姓故事。《山海情》用真心呼喚真情,用飽含深情的筆觸,展現了黃土地上的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展示了脫貧攻堅道路上人民的主體地位,靠着真摯、樸實的情懷打動了觀衆。希望創作者們都能走入生活、貼近人民,從最真實的生活出發,從平凡中發現偉大,從質樸中發現崇高,深刻提煉生活,着力塑造好人民羣衆的豐滿形象,表現人民羣衆豐富多彩的生活,用優秀的作品聚焦時代洪流中的平凡人,用他們的奮鬥故事向偉大的人民致敬。

第三,遵循創作規律,提高作品質量。《山海情》雖然創作時間緊迫,但是劇組沒有選擇在影視基地一拍到底,掃幾個空鏡一用到底,而是踏踏實實地選擇了實景、實地拍攝,用精彩的畫面構圖還原祖國壯美遼闊的大好河山,用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記錄國家發展道路上的步履烙印,讓人物、故事、環境水乳交融,使觀衆身臨其境、深感震撼。希望創作都能像《山海情》這樣,牢固樹立質量觀念和精品意識,注重全流程質量管理,發揚工匠精神,每一個環節都把好關,每一項工作都認真紮實、精益求精,努力打磨出具有超越性、突破性的精品力作。

第四,堅定文化自信,加強中國表達。《山海情》對中國解決貧困的道路和方式充滿了表達自信,做到了大巧不工、大象無形。劇中勤勞的中國人民、熱忱質樸的黨員幹部、跨越山海的心血交融,是典型的中國人物和中國故事。劇中對鄉土中國、人情倫理的着墨,對中國式親情關係的點染,對體現傳統美德和時代精神女性角色的塑造,對知識分子報國爲民精神的闡釋,喚起了人們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和集體記憶。這種飽含着詩意、美感,以及東方哲學意蘊的故事表達,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魅力。希望電視劇創作都能始終堅持不忘本來,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讓中國人民更好地認識中國,也讓全世界人民更好地讀懂中國,同時讓中國電視劇以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屹立於世。

尊重藝術規律 壯大主流聲音

作者:仲呈祥(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

《山海情》的成功昭示了我們黨領導文藝實現題材資源的最佳配置和創作生產力諸因素編、導、演、攝、錄、美、音人才的優化組合的成功之道。《山海情》實現了扶貧題材乃至新農村建設題材的新呈現。它有獨到的藝術眼光,深入的內容開掘,不僅表現了“扶貧先扶志”的精神,也呈現了教育扶貧、科技扶貧以及兩省聯合扶貧等內容。這部劇雖然只有23集的體量,卻以不大的篇幅寫出了厚重的文化內涵,兼具精神高度和藝術價值。

最近電視熒屏上颳起了一股現實主義創作風潮。從《裝臺》《大江大河2》到《山海情》,它們反覆驗證了一條真理,即現實主義創作具有經久不衰的生命力和感染力。這裡所說的現實主義不僅是一種創作方法,更是一種創作精神。現實主義文藝作品描寫現實生活,越濃郁越好。這就要求創作者尊重藝術規律,從現實出發,不渲染苦難,不迴避艱難險阻,也不美飾生活,而是直麪人生,開拓未來,給人帶來光明和希望。《山海情》很好地執行了這條創作理念,爲相關影視創作積累了寶貴的創作經驗。

任何一部作品,哪怕是再優秀的作品播出之後,網上總會有些不同的聲音。文藝評論的作用就是引導創作、推出精品、提高審美、引領風尚。所以,我們要理直氣壯地壯大主流聲音,科學、正確、全面地引導藝術評論。主流評論的聲音一定要強,壓住那些雜音,爲創作營造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真實再現脫貧攻堅的艱難曲折

作者:王一川(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山海情》的開頭撲面而來的是一幅幅橙黃色的西北風俗畫。全劇整體構圖以黃色爲基調,既貼近西北戈壁沙漠的地理景觀,又能喚起類似印象派繪畫般的藝術體驗。作品所選用的音樂以激昂奮進爲主旋律,配以陝西方言,再加上老中青幾代演員的出色表演,這些元素的調配共同渲染出一種爲創建美麗家園而艱苦奮鬥的情感氛圍。

正是依託這種氛圍,一個個彷彿從這片黃土地上生長出來的好故事被講述出來。觀衆彷彿被帶回到20世紀90年代,目睹了村民們如何從“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貧困山區涌泉村搬遷到戈壁灘吊莊,上演了一出出悲喜交加的人生戲劇。先是居民們不願搬遷,也有已經答應搬遷的發現戈壁灘幾乎同樣難以生存後反悔逃回。走還是不走,居民們一再遭遇生存問題的困擾。吊莊移民後,靠什麼維持日常生計以及用水用電等生活設施問題,又時時困擾着居民們。種蘑菇、賣蘑菇、阻攔棄學打工潮、整體搬遷動員會等故事就這樣冒出來了。正是通過這一個個實在而又感人的故事,易地整體搬遷的艱難曲折性被真實再現出來。特別是其中村民們真實的生活情狀、微妙的情感波瀾被敘述得帶有懸念,富有情味,對觀衆具有吸引力。

集中體現脫貧攻堅的制度優勢

作者:李京盛(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

電視劇《山海情》用開闊的藝術視野開掘出題材的深刻內涵。閩寧鎮的故事既厚重宏大,又真實具體,既有心酸的貧困史,又有富足的現實成果,幾乎可以涵蓋中國式扶貧的各個方面,集中體現在消滅貧困過程中的制度優勢,給創作提供了廣闊的馳騁空間。這個故事還具備爲人類消滅貧困而提供中國經驗的國際表達意義,它從一家一戶起步,到村鎮、省市,直至中央,寫出了這場脫貧攻堅戰的整體部署、實施方法和赫赫戰果。

觀衆評價這部劇用得最多的詞是“真實”和“土味”。觀衆之所以感覺真實,首先是作品不迴避因貧困造成的現實殘酷:因一頭驢就賣了女兒,一家三口只有一條褲子。這些情節,一下子抓住了觀衆的心。真實還體現在年代和生活環境的還原,如地窩子、土坯房、漫天黃沙,還有服裝、道具等細節,以及用紀年式結構來呈現故事走向的手法。土味肯定的是作品對鄉土文化的呈現。涌泉村馬家和李家兩個姓氏的淵源,村民間待人接物的方式,都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真實的中國故事和淳樸的文化風格,賦予了作品強大的情感力量。

到人民中間汲取創作力量

作者:侯鴻亮(電視劇《山海情》製片人)

《山海情》已結束了首輪播出,我們卻意猶未盡。主要是觀衆的反應讓我們覺得山海情未了。

由於命題的時代高度和緊張的製作週期,以及我們在很長時間裡都沒有找到恰當的表達和切入方式,心裡一直很忐忑。找不到方向的時候,就去問腳下的土地,到人民中間去尋找力量。事實證明,這樣的創作方法是有效的。觀衆們看到這部劇後,就跟創作者們產生了共情共鳴。他們彷彿變成了涌泉村的“精神村民”,去體驗劇中人“像從土裡拔出來”的真實感,共同經歷人物的生活,跟着村民們操心金灘村的通電、通水問題,操心雙孢菇的銷路,操心孩子們的輟學問題,挖掘原型人物,探尋閩寧鎮的真實歷史。因爲這部劇,觀衆們感受到了土地的厚重、奮鬥的力量、生命的蓬勃。這部劇也打破了家庭觀劇口味原有的代際差異,追劇的觀衆中既有傳統的中老年觀劇人羣,也有很多年輕人。

我們做劇過程中,一直在題材上進行着多元化探索。特別慶幸有《山海情》《大江大河》這樣的作品,幫我們堅守住現實主義的方向,始終能紮根土地,紮根人民。這樣的創作經歷讓我們這羣影視工作者站在土地上,站在人民中間,再次獲得了精神洗禮,擁有了更充沛的創作力量。

對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深刻領悟

作者:趙彤(中國文聯電視藝術中心副主任)

回望扶貧題材創作歷程,諸多作品講述的都是一地一村的幫扶故事,劇情空間和角色譜系都是本地化的。而《山海情》創新性地引入並開掘了“東西部扶貧協作”的思路,將福建省對口協助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故事呈現出來,通過劇情中從“閩寧村”到“閩寧鎮”的建設軌跡,第一次將兄弟省區攜手扶貧的圖景呈現出來。從省區的層面領悟扶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內涵,從超越一地的國家視域中領略共同富裕的藍圖,從東西對口協作扶貧的做法來彰顯全國一盤棋的設計,使這部劇蘊含着歷史縱深感和國家觀照的大格局。

從陳金山誤打誤撞式地報了到,到郭閩航目標精準地走進戈壁小學的校園,其間一干福建人形象和一串閩普口音,不僅讓劇情靈動起來,也讓意味深厚起來。“志合者,不以山海爲遠”是本劇劇名的由來。志合於閩寧兩地對口協作的扶貧開發事業,合於中國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劇中,福建形象是間斷出現、遞進式聯結的,整體處於配角線上。但在戲劇板塊的設計中,福建形象常以“反客爲主”的方式,演繹出己任在肩的精彩。

一部《山海情》寫出了貫通東西的中國夢,繫緊連帶閩寧的中國結,與風雲並驅,與時代同行。

寫出奮鬥者的心靈史

作者:王三毛(電視劇《山海情》編劇)

我是西北人,我們村離閩寧鎮雖說有好幾百公里,但西北人的生活習慣、早期的貧困落後、性格特點都差不多。我們村也有馬喊水、李水花那樣的人。所以我在閩寧鎮和西海固採訪的時候,對那些採訪對象都不陌生。

但恰恰覺得創作很順利的時候,難度上來了。大綱階段,數易其稿,都沒有得到認可。我們一度認輸,甚至想放棄。後來經過不斷反思,才慢慢明白:一是壓力大,太想寫好,反而找不到方向;二是調子定高了,想寫出吊莊移民的變遷史,卻顯得空洞乏力,人物扁平,不接地氣。所以我們再次出發,在和導演溝通劇本時大膽提出,這回我們不寫變遷史,而是用文學的表達,拍出這一百多萬吊莊移民的心靈史,給時代一個交代,給後人一個記錄。幸運的是,導演也贊同我的想法。

所謂文學的力量,我的理解是情感永遠比思想更深刻,更能打動人心。《山海情》能得到觀衆的喜歡和認可,是因爲創作者敢於誠實地面對這段歷史,不迴避人性,不辜負人心,不粉飾生活,用我們一顆赤誠的心和對這片土地的愛,完成這部作品。

我的角色眼裡有光、心裡有夢

作者:黃軒(電視劇《山海情》主演)

作爲西北籍演員,在大西北拍戲是我一直以來的願望,而這次拍攝的地點就是在寧夏。一望無際的戈壁灘,沙塵暴說來就來,每天都吃一嘴沙子,體驗特別真實。這種真實讓我們更自然地融入角色,並與角色產生共情。

這次拍攝讓我認識了許多來自閩寧鎮的扶貧幹部,聽他們講述着一個又一個動人的脫貧攻堅、閩寧合作的故事。在他們身上,我對馬得福的認識愈發清晰。馬得福就是千千萬萬個扶貧幹部的縮影,他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都是扶貧幹部最美的印證。當他第一次聽到“塞上江南”這個詞的時候,一種“信念感”已經油然而生,也正是在這種信念感的驅動下,縱使困難一個接一個,他也從不說放棄;他始終心繫涌泉村的父老鄉親;他鍥而不捨,用滴水穿石的精神,帶領着村民們克服了一道道難關,將昔日的“幹沙灘”建設成了如今的“塞上江南”。這是一個眼裡有光、心中有夢的人物。

作爲文藝工作者,有機會參與到脫貧攻堅題材劇的創作之中,讓更多觀衆看到和了解扶貧事業的偉大,是我的榮幸,也是作爲演員的一種社會責任。未來,我希望可以演繹更多優秀作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作品的一字箴言:“實”

作者:孔笙(電視劇《山海情》導演)

從創作的角度來說,這部戲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實”。這個“實”是真實的“實”、現實的“實”,也是踏實的“實”。

我們用了真實的故事和人物原型,搭建了真實的場景,使用了真實的方言,演員也投入了真實的情感和表演,讓這部劇有了根,有了魂,成就了最樸實動人的表達。

藝術創作來源於生活,取自於人民,我們將扶貧工作中的閃光點匯聚在一起,通過藝術加工,集中到幾個角色的身上,以小見大,通過金灘村的發展來表現移民們開荒拓土、發展生產,再建新家園的過程。我們不迴避人性的弱點和扶貧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展示扶貧工作的艱難不易,也希望讓大家看到那些敢於擔當的好乾部和吃苦耐勞的普通老百姓。正是大家共同的努力,我們的扶貧工作纔有了今天的成就。

踏實是指我們全體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條件很艱苦,但是所有演員和服化道各個部門的工作人員都甘之如飴,認真踏實地工作。我們希望能再現這段歷史,讓觀衆們看到勞動人民的偉大。

萬千扶貧工作者的縮影

作者:林佔熺(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

1997年,我帶領菌草技術團隊在寧夏,一切從當地實際出發,一切圍繞當地貧困農民的需求。寧夏晝夜溫差大,我們就設計半地下室菇棚,利用廢棄的窯洞來栽培食用菌,駐村工作,住在菇棚,既管技術,又管銷售。這些細節在這部電視劇中都得到了真實還原。電視劇中的人物凌一農教授是衆多援寧科技工作者的一個縮影,大家真情奉獻、接續奮鬥,與寧夏人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創造了“閩寧模式”。劇中閩寧鎮從寸草不生的“幹沙灘”到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滄桑鉅變,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真實寫照。

文藝是鑄造靈魂的工程。好的文藝作品就像藍天上的陽光、春季裡的清風一樣,能夠啓迪思想、溫潤心靈、陶冶人生。電視劇《山海情》就是這樣一部好作品。文藝作品要實現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電視劇《山海情》的創作者做到了。當年與我一起參加扶貧工作的隊員和他們的家人,都在追這部電視劇。他們對當年的工作充滿了自豪感。

《光明日報》( 2021年01月29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