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苦瓜英文「Bitter Gourd」!  外師教學接地氣用雙語大推花蓮美

國發會的下一場英語情境體驗活動將在臺灣東部的花蓮壽豐舉辦,呼應花蓮對雙語教育的重視。(圖/國發會提供)

記者崔至雲臺北報導

想要好好發展國際觀光,英語的運用有其必要性,最主要是需要國人「敢開口說英語」。國家發展委員會指出,結合政府推動「地方創生」與「雙語國家」政策美意,在花蓮的偏鄉鳳林、壽豐等地區,早已成爲國際觀光客來臺必訪之地,爲了讓花蓮民衆能夠用英語流利地介紹當地美好的物產風景,特別在下個月5日前進花蓮壽豐立川漁場辦理「好山好水好英語」情境體驗活動。

國發會指出,爲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今年起透過在全臺各地舉辦英語情境體驗活動來讓民衆免費學習英語,讓參與的家長們紛紛體會到雙語教育對於孩子未來的重要性,在參與民衆的熱情支持下,國發會將把下一場英語情境體驗活動推行到臺灣東部,選擇了偏鄉卻深具國際觀光價值的花蓮壽豐,也呼應花蓮對雙語教育的重視。

▲國發會爲推動「2030雙語國家政策」,今年起在全臺各地舉辦英語情境體驗活動。(圖/國發會提供)

今年7月花蓮出現首間雙語學校,足見雙語教育也將在花蓮各地擴散開來。國發會指出,這場臺灣東部的英語情境體驗會選擇在花蓮壽豐舉辦,也是爲了呼應「地方創生」政策,希望能夠透過提升雙語教育推動國際觀光,進而帶動地方創生事業活絡,讓更多年輕人願意返鄉服務,並透過國際觀光客必訪的立川漁場作爲體驗場地,同時也可以將花蓮提倡已久的環保與無毒農業產品,如黃金蜆Golden Clam、苦瓜Bitter Gourd等,推廣至國際舞臺。負責這場活動的外籍老師Cameron表示,他很喜歡到花東地區旅行,可是經常在鄉間發生語言溝通的障礙,因此如果花東可以推行在地農產品標示或店家介紹雙語化,那對喜愛花東旅行的外國觀光客來說,就會方便許多,而生活英語首重是「溝通」,花東縱谷的各景點對於外國觀光客來說充滿吸引力,但幅員遼闊容易迷路,若能更進一步提升英語力讓當地人人都化身借問站,對於推廣國際觀光會有非常大的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