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持續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 就業路更寬

憑着一手木工活,家住山西榆社縣田家溝村常國峰,過去就近打散工,幫鄉鄰傢俱蓋房子,收入不穩定。去年,他免費參加了縣裡組織的古建修繕培訓班,並取得山西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頒發的木工初級技能職稱證書。“有了技能證書,去外地做工也能得到認可。”如今常國峰跟榆社縣中盛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再也不用擔心沒活兒幹,已經參與十幾處古建築的修繕,每月收入提高了兩倍左右。”

山西持續大規模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一大批勞動者像常國峰一樣實現技能更強、就業路更寬。

2018年以來,山西省委和省政府深入推進“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全民技能提升工程,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截至2020年底,山西已累計培訓350萬人次,106萬人取得各類技能證書,新增技能人才150多萬人。

“十四五”開局之年,山西“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提質提速:今年計劃投入20億元,完成200萬人的培訓任務,讓100萬技能人才取得證書,實現新就業100萬人。“投入力度前所未有,培訓數量比上年增加一倍,提前一年完成全民技能提升工程確定的‘5年500萬人’培訓任務。”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廳長陳振亮介紹。

構建技能培訓、政策支撐、勞務市場、信息管理四大體系,堅持培訓、持證、就業、增收全鏈條綜合施策,山西職業技能培訓聚力增效,走深走實。

如今在山西,2440萬名勞動者有了自己的“電子檔案袋”。2020年,山西對全省16至60週歲的勞動人口開展建檔立卡,建成全省統一的管理信息系統,爲實現精準培訓、提升就業服務水平提供了有力信息技術支撐。

“今年在全省全面推行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提升培訓的便捷性有效性。”陳振亮介紹,3月25日公開發放首批10億元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培訓券分普惠制培訓和企業培訓兩類,“前者主要面向脫貧勞動人口、城鄉未繼續升學初高中畢業生等未就業人員和靈活就業人員,後者由企業組織在崗職工定向領取。”

不久前,山西工程科技職業大學揭牌成立,這是山西第一所省屬公辦本科職業大學。山西正着力增強職業技術教育適應性,加快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今年全省職業院校畢業生取得高級工中級工證書人數計劃均達到10萬人以上。

眼下,山西正深入實施“一縣一勞務品牌”工程,突出古建築維護、高級焊工、非遺傳承等培育方向,貫通實施技能培訓、職業能力評價、證書發放、輸出就業等服務。“呂梁山護工”“天鎮保姆”“棋源叉車工”……一個個特色勞務品牌成爲當地羣衆的“就業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