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論壇》疫情抑鬱下 驚豔的地球嘉年華(林芳志)

日本硬着頭皮辦完東京奧運會,舉國歡慶的勝利喜訊取代了連日高升的確診數字;突破世界紀錄的興奮之情取代了抑鬱寡歡的疫苗之荒;世界大同的四海一家取代了國際明爭暗鬥的詭譎關係。(本報資料照/季志翔攝)

東京奧運在閉幕煙火下順利落幕。爲期二十天的賽事,雖然晚了一年但仍帶給世界許多驚奇,創造許多回味無窮的地球人回憶。

現代奧運的起源可以源至1894年,法國教育家Pierre de Frédy致函各國體育組織,邀請他們參加在巴黎舉行的國際體育大會,也在同年的會後決議每四年舉行一次全球範圍的奧林匹克運動會。

每屆奧運也吸引各國好手參加,開幕典禮中的運動員進場順序則是以該國家語言的字母、字體筆畫字首依序進場。雖然出場次序每屆不同,但根據傳統,希臘會是第一個進場(因爲希臘是奧運發源地),最後進場的是該屆主辦國國家。至於,在讀出場國家的名字時,爲了紀念創立者Pierre de Frédy先生,則都會先讀法文,然後再讀英文,至於主辦國家的官方語言則最後讀出。

因此,回顧上述奧運創立的歷史,奧運不僅僅是各國好手體育競技的最高殿堂,也是個帶有和平、團結等人類紀念意義價值的地球嘉年華盛事。唯有在第6屆(1916年)、第12屆(1940年)、第13屆(1944年)由於一、二次世界大戰的欺凌悲愴才被迫暫停。

然而,即使在21世紀,世界大多數國家已無須面臨真正的戰爭之苦,不過大型流行傳染疾病的侵入,猖獗的席捲世界,影響着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就耽擱了四年一次的世界盛事。

雖說耽擱,不過一開始日本仍執着要舉辦東奧,但無論國內外的輿論都是導向停辦的一邊,原因不外乎就是嚴峻的新冠疫情尚未找到真正解方。同時,再加上日本國內接種比率仍不高,許多民衆深怕各國選手涌入日本,帶來各地的變種病毒將會造成確診數倍增。

不過,最終日本還是硬着頭皮辦完了。沒有功勞、也至少有苦勞。這樣的苦勞換來的是世界在蒙上疫情陰霾之外的希望。舉國歡慶的勝利喜訊取代了連日高升的確診數字;突破世界紀錄的興奮之情取代了抑鬱寡歡的疫苗之荒;世界大同的四海一家取代了國際明爭暗鬥的詭譎關係。

雖然這樣的希望不過是個短期迷幻的麻醉心理,奧運結束之後還是要面對現實,不過這也提醒了地球的全人類,我們依然能夠放下國內間不同的仇恨,催化出愛國之情,一同爲國家代表隊的運動健將加油吶喊。我們依然有機會在相互遵守規則、善意提醒下完成跨國活動的偉大工程。

奧運會帶給大家的不僅僅只是獎牌數目上的名目、主辦國家的經濟效益,而是一份世界共好,不辭辛勞爲了追求力與美的最高榮譽所彰顯的熱情,以及人類得以相互包容,尊重判決的崇高精神。而或許上述的加總,纔是身爲萬物之靈,應該自詡的地球人精神,一首名爲We are the world的全人類史詩。

(作者爲國立臺灣大學國發所研究生)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