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被迫賣淫變自願援交 犯嫌資訊藏百頁公報中難遏阻

▲ 掃蕩及時代變遷,被迫賣淫變自願援交

地方中心/臺中報導

各縣市政府公佈與未成年交易判決的資訊,已經實行一段日子社工人員說,以前未成年工作者是因爲家庭因素生活人口販賣集團操控,但隨着時代的變遷,未成年性工作者的原因,演變到了援交,意思就是希望獲得金錢物慾滿足,社工說,年輕人價值觀偏差,錯了還以爲對,靠自己有什麼不可以?

民國85年,這一場由檢察官帶隊拯救家庭因素淪落未成年性工作者的行動轟動社會人口販子把未成年少女藏在一個個地道中,逼迫她們出賣肉體,從事色情交易的狗洞密窟檢方還發現密室還有通到通往外面的民宅。當年的財哥人口販賣集團橫行北部,檢警掃蕩還特例避開當地執法單位,就怕勾結破壞行動。

隨着一次次掃蕩與時代變遷下,人口販子沒有消失,未成年性交易現象仍然存在,雖然犯罪人一旦經判刑確定,就會登入各縣市公報,104年上半年度公佈了高達27名嫌犯,但必須點入再點入,連結再連結才找得到公報,真的很難找,也等於鮮少人知道,遏阻效果非常有限。

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中心督導周雅芬指出,「公告了未必讓我們知道這個嫌疑人可能之前有從事過這樣的犯罪行爲。」

▼ 檢帶隊拯救未成年性工作者,當年轟動社會。

從90年代開始,演變而來的是「援交」代名詞,從臺中市府的公報來看,去年未成年性交易查獲人口數共39名,最小年齡落在14歲,以前多半是父母親因爲家庭因素把女兒賣掉,但現在援交多半都是金錢誘惑。周雅芬表示,「家庭經濟上,沒有辦法提供這方面的援助,她個人的需求上,她有需求的話,她就可能去從事這樣的工作。」而通訊軟體越來越發達,被查獲的有8成都網路援交,年輕人價值觀偏差出賣肉體,甚至還認爲靠自己有什麼不可以,即便社工介入輔導,仍是有杜絕不完的援交案件發生。

▼ 援交年齡層下降,原因多半爲「追求物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