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宗海/郭臺銘急着表態參選,觸動他內心的動機是什麼?

邵宗海/政治大學中山所教授兼所長、文化大學教授社科院院長、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抱持「只寫我相信而且有佐證的事實」理念寫作。

郭臺銘急着表態參選,觸動他內心動機是什麼?

同樣是17日的前後,只不過是不同月份,很可能有些事情發展的影響外界對郭臺銘是否投入2020年總統大選,就會有不同的結論

就在上個月8月17日之前,柯文哲、郭臺銘、與王金平「三方結盟」的傳聞曾一直甚囂塵上。8月14日,這三方的幕僚,決定率先舉行會前會,爲「柯郭王結盟」的這出大戲,先行升溫。

但是三方的主角好像並不熱衷,果然8月14日柯郭王三方的「幕僚會」,完全沒有觸及選舉或郭柯王合作議題,而且結論非常簡單:三個人有空會去,但活動結束後各有行程,所以各跑各的行程。郭臺銘的幕僚、永齡基金會執行長劉宥彤也曾經表示,幕僚達成共識,郭、柯、王三人在18日的會面,就「順其自然、不強求」。這是一句「合作」已提前宣告結束的訊號

結果在8月18日的桃園法會,郭臺銘與王金平都沒去,只有柯文哲單獨一人出局。這「三人合體」的可能性在前一天8月17日,外界都知道這確定已經「破局」。

那麼馬上來的9月17日,也就是2020總統大選登記日的最後一天,「三人合體」的可能性雖然不再,但郭臺銘是否會給大家一個驚喜?現在看起來這個答案很可能成真!至少已有幾件在這之前發生的事故,可以很篤定證實這個可能性。

郭辦2日指出,郭臺銘願意和蔡英文總統,對產業結構臺灣的未來進行辯論。(圖/記者邱顯燁攝)

第一,聯合報9月2日一篇報導透露說:郭臺銘透過辦公室向蔡英文丟出戰帖,表示願和她辯論「產業結構和臺灣未來」。整個完整說法應該是:在當前美中貿易戰持續情況下,郭臺銘認爲:政府不能用表象數字粉飾太平,把中美貿易戰下的企業應變措施當成是產業升級,國家領導人必須能爲臺灣找出路,對此,郭臺銘說:他願意和蔡英文總統,對產業結構和臺灣的未來進行辯論。

當郭臺銘建議與蔡英文進行辯論,認爲「國家領導人必須能爲臺灣找出路」,這個「國家領導人」一詞,應該不是隻單指現任的總統,而是非常清楚是指未來的總統。如果郭臺銘不參與2020年總統大選,那他提這個建議的意義何在?

第二,媒體也傳出:郭臺銘近期有意找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院長侯明鋒爲搭檔副手,但消息曝光後,侯明鋒在9月2日卻表達婉拒。對此,郭辦發言人、永齡基金會副執行長蔡沁瑜的迴應則足表示「很遺憾也很可惜,但郭臺銘尊重侯明峰的想法」。實際上,蔡沁瑜的迴應,已是間接證明:這確有其事。當郭臺銘有意找侯明鋒擔任副手的傳聞出來,郭辦卻可毫不在意的表達確有其事,不就是說明郭臺銘已表態有意參選總統?

其實,要在9日17日之前,郭臺銘會帶着連署書到選委會去登記參選,到目前爲止,真的已經不再是「傳說」的層次上,而是相當的確定。但是,郭臺銘堅持要選,而且很坦白的透過他發言人蔡沁瑜說,他若要參選2020,一定是獨立參選,不會受任何政黨遊說。而且更有意思的,是郭陣營特別強調:對國民黨「換瑜」已沒有任何期待,就算國民黨有任何決定、變化(換瑜),郭也不會回國民黨代表國民黨參選。

郭陣營把話說得那麼堅定、也那麼悲壯,總得有個癥結來解釋。到底是國民黨背棄了他?還是韓國瑜得罪了他?好像到現在爲止,包括郭臺銘在內的三方,都沒有把這段「恩怨」說得清楚!

若把回憶轉回到國民黨初選剛結束那天,郭臺銘當時曾信誓旦旦的說:他會遵守承諾來全力支持韓國瑜的競選。但等到他出去散心一段日子,回來後承諾卻全忘了,甚至他都準備要投入選舉,太多的疑惑讓作者一時無法釋疑,但也在突然間,蔡沁瑜一句刻意強調的話:「郭臺銘參選也與國臺辦一點關係也沒有」,涌進了我的腦海,也沉思了很久。衆所周知,臺灣歷次總統大選,因爲選舉結果確對兩岸關係影響很大,對岸有點關切也是視之當然。但從沒有任何候選人會在事先刻意撇清與北京的關係。而且,郭臺銘尚未正式登記參選,外界迄今也沒質疑他背後的參選動機是否與北京有關,這突來一句澄清:到底是清者先清?還是多此一舉?實在是留下太多聯想空間。

熱門推薦》

►「柯郭王三方結盟」 看來是撥雲見日

►2020大選預測的「最大變數

►看更多【邵宗海】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