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稅報告:效法香港、新加坡 延長奢侈稅至4年

記者蔡怡杼臺北報導

奢侈稅(特種貨物勞務稅)座談會19日登場,同時,財政部委託學者對奢侈稅實施成效檢討報正式出爐,計劃主持人黃耀輝表示,奢侈稅「小兵立大功」,如果沒有奢侈稅,房價至少會比現在再漲一成,年輕人將更加買不起房子建議參考香港新加坡經驗,將奢侈稅交易期間延長至4年,並對買方課徵奢侈稅。

臺北商業技術學院教授黃耀輝表示,根據調查臺灣擁有3棟房屋以上的民衆,共有66餘萬人之多,顯然這些擁有多棟房屋的人未來若繼續買房,應該不是爲了自住需求,等於是將「自己買房賺錢的快樂,建築在很多人買不起房的痛苦之上」,建議奢侈稅未來可對擁有多戶房屋的買方課徵奢侈稅。

黃耀輝進一步說明,炒作者以短期持有房地產獲取暴利,卻繳很低的稅負,於是又繼續助長其繼續囤地,造成房價所得比的推高,使得房貸支出佔家戶薪資所得比重攀高,讓民衆購屋後,沒有多餘的財力進行消費,不利總體經濟發展

同時,這些囤房、囤地的投資者在奢侈稅期間,也將炒作區域轉向非都市地區土地用地工業用地,造成企業用地取得困難,對產業發展不利,建議對這些奢侈稅的「漏網之魚」,加以修法遏阻。

黃耀輝強調,奢侈稅實施兩年多來,達到房市量縮價穩的情況,不僅回到了較合理交易量,且投資需求也受到影響民國99、100年當時房價飆漲,一日三市情形已不再發生,讓年輕人購屋的希望再度燃起。

他說,雖然房價的飆漲不能只光靠奢侈稅控制,但奢侈稅已作了很大貢獻,是「小兵立大功」,如果沒有奢侈稅,房價將漲得更兇,至少比現在再漲一成。

儘管奢侈稅上路後,房市兩年內交易的短進短出情況減少,不過,對於口袋深的有錢人來說,仍有辦法將交易期間延長至三年, 黃耀輝建議,參考香港、新加坡做法,對於短進短出的投機客課徵合理的稅負,並建議將奢侈稅年限延長爲三年或四年。

黃耀輝以香港及新加坡爲例指出,香港近幾年房價飆漲問題嚴重,因此,當局對於短期交易期間延長至3年,若六個月內賣出,不僅需實價課稅,且民衆還需繳交20%的印花稅;至於新加坡也將短期交易定義爲四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