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世衛大會這盆冷水!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部分國家對大陸展開強烈攻擊,甚至興訟索賠,一時之間國際輿論場上充斥着敵視中國的聲浪。適逢世界衛生組織(WHO)召開大會,傳出美、日、英、法、德、澳、紐與加拿大等8國代表聯合向WHO發出外交照會,敦促WHO接納臺灣爲大會觀察員,形勢看來大好。但外交部長吳釗燮坦言美方不會爲我國提案,我方若太強硬,可能會有反效果。果然,最後希望還是落空了。
臺灣國際參與困難重重,這是國際現實,無需扼腕。一般民衆或許對國際參與心存不切實際的幻想,蔡政府理應明白國際關係的本質,卻進行脫離現實的政治操弄,結果不但事與願違,更讓民衆因期望落空而對大陸心生怨懟。
WHO爲聯合國轄下組織,臺灣非屬聯合國會員國,49年前已經確定不能成爲會員。至於參與世衛大會,WHO以會員國沒有共識,未獲授權爲由,表示無權發函邀請臺灣與會。何以會員國沒有「共識」?主要原因當然是因爲中共未首肯,其緣由是臺灣政府未接受以一箇中國爲內涵的九二共識。
蔡政府由於意識形態作祟,不能體現「兩岸關係是外交關係上位」的概念,不能妥善處理兩岸關係,以致於外交處處碰壁。蔡政府外交無能,運用反中訴求以博取民意支持卻耍得虎虎生風,許多民衆被誤導,以爲獲得國際輿論支持,獲得各國政要幫腔,就可在國際政治上攻城掠地。
這是將國際輿論與國際政治混爲一談,卻忽略國家利益考量纔是主導外交行爲的圭臬。蔡政府把「理念相近」與「價值同盟」掛在口上,宣稱奉行自由民主價值觀的國家必定跟臺灣站在一起,堅決支持我們,與非自由民主體制的中國對壘。
一位退職外交官近日投書本報,慨談他的駐外經驗,指出:「當中共打壓力道加強時,我們在無邦交國家的工作往往一籌莫展。而蔡總統經常說,我們可以與理念相近的國家積極交往合作。但是自由民主的理念,敵不過現實利益。」
道理如此簡單,卻有人活在一廂情願的幻想中,尤其可笑的是,綠營狂熱人士看到新冠病毒使得中國備受國際與論譴責,國際上已經形成反中大聯盟,未來將聯合起來與中國對抗;臺灣作爲「理念相近」與「價值同盟」的一分子,可以跟反中聯盟結爲一體,並肩作戰,由此就可掙脫外交孤立,甚至獲得安全保障。
臺灣更接近非政府組織
這樣的想法完全不切實際,跟國際政治的運作規律格格不入,也與國際情勢的演變悖離,是純粹主觀性的幻想。世界各國所信奉的理念與價值觀確有不同,但這不成爲國際上敵友關係的分界線,也不是國際交往與鬥爭的指導原則與驅動力量,國際現實是一切皆以國家利益爲考量。何況現今世界各國的關係有別於冷戰時代,那時候美國與蘇聯大體以價值觀歧異爲界線,畫分爲兩大陣營,展開全方位的博弈。即使如此,兩國陣營也不是壁壘分明,否則何以美國與中國一拍即合,在1970年代形成反俄聯盟?
世界各國固然仍有理念與體制的差異,但在經濟、社會、文化等層面存在千絲萬縷的關係,難以截然切割。彼此之間在鬥爭中有合作,在合作中有鬥爭。當前美國與中國兩強的戰略性對抗確實在上升中,但在經貿上存着犬牙交錯的關係,根本無法一刀切,在國際上也有利害一致的地方,需要共同應對。利益的共謀、交換與拔河纔是國際政治的本質。其間固然也有理念與價值觀異同的考量在內,但不構成關鍵因素,頂多是爲了爭取國際輿論支持而聲張的道德性包裝。
在國際政治上,得道未必多助,實力與實利纔是王道,我國外交處境受實力影響,對各國所能提供的實利也相對貧乏。即使我們自我認定在法理上與事實上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但對15個邦交國以外的無邦交國家而言,中華民國不具國家地位,即使美國竭盡所能支持臺灣,仍不便爲臺灣參與世衛大會提案。
在國際社會臺灣固然可自稱「政治實體」,但實際上有如NGO,接近「非政府組織」,這樣的身分定位如何能與衆多中國大陸的邦交國結成抗中聯盟?世衛組織參與的挫敗,該像一盆冷水,澆醒昏聵的頭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