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兩岸重啓交流應共同管控風險
旺報社評
中共二十大後,大陸疫情防控可望放鬆,兩岸民間交流活動將逐步升溫。但兩岸隔絕將近3年,臺海政治情勢、兩岸民意氛圍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面對「回不到過去」的兩岸關係,兩岸官方做好重啓民間交流的準備了嗎?
其實,在疫情爆發之前,兩岸民間交流早已顯露出萎縮、脆弱的不妙傾向。例如,大陸2019年下半年單方面停止陸客自由行,當時解讀是爲了避開臺灣大選的權宜之計,不料緊接而來的新冠疫情,導致大陸團客、新生來臺相繼中止。
官方齟齬 問題擱置未解
再如民進黨2018九合一選舉大敗後,重新將統獨意識形態作爲選戰主軸,進而在兩岸交流中尋找和塑造內部敵人,2019年反紅媒、抓大陸臺商賄選,已經給疫情前的兩岸交流撒下寒蟬效應的天羅地網,疫情只不過是加劇了這個趨勢。
疫情爆發後,兩岸官方齟齬不斷,罵戰愈演愈烈,事務性溝通極不順暢,嚴重侵蝕馬政府時期兩岸打下的交流基礎,也爲如今恢復兩岸民間交流留下陰影。例如,雙方疫情通報管道雖維持運作,但多次出現隔空交鋒,致使技術性問題被政治化,圍繞武漢臺商包機和大陸復星集團代理BNT疫苗的溝通更是一波三折、令人扼腕。再如,去年至今陸方因檢疫理由拒絕臺灣鳳梨、蓮霧、石斑魚等多項農漁產品進口,裴洛西訪臺後更一口氣擴大到更多種類,儘管國民黨努力溝通,但解鈴還須繫鈴人,兩岸官方既無意願又缺辦法,問題擱置至今未解。
此乃兩岸「回不到過去」的背景。面對千瘡百孔的兩岸關係,即便雙方有心維持民間交流,有意在疫情受控後逐步恢復民間交流,但如果真的到了重開大門的那一天,反而會有很多問題接踵而來。疫後重啓民間交流不應該、也不可能簡單回到2020年之前的兩岸關係,而要正視和處理過去2年多來積累的舊問題,還要因應現今臺海情勢下兩岸交流可能衍生的新問題。
擱置爭議 才能行穩致遠
重啓兩岸民間交流後,最可能出現三個層次的實際問題:其一,疫後雙方民衆跨境旅行必然要適應彼此防疫標準的差異,以及面對各自防疫官方文書的驗證問題,重啓民間交流後會不會出現糾紛?是否需要防疫部門公權力的協調?其二,疫後勢必有不少臺灣民衆急赴大陸處理耽誤2至3年的個人事務,如證照過期、銀行戶口恢復、借貸事務等,由於大陸地方基層治理層次不齊,若出現新問題、新矛盾,能否妥善處置、防止上升到政治層面?其三,恢復大陸來臺觀光、商務考察和其他文教社會交流,能否保證不被反中政治氣氛干擾?中央和地方縣市政府是否有危機處理預案?
這些問題都指向了同一個目標,那就是兩岸亟需建立疫後重啓民間交流的風險管控機制。當然,若只是各自建立、各自準備,只能部分程度預判和處理風險,最重要的還是如何共同管控風險,而這恰恰是民進黨執政6年來兩岸最容易發生問題、出現誤判、引爆危機的軟肋。維持溝通是共管風險的最基本條件,回顧武漢包機、BNT疫苗來臺之所以經歷一波三折後最終做成,有效溝通即便很有限,但還是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兩岸雙方須在政治分歧之下,以即時通報、預防危機爲目標,恢復既有的事務性溝通和協調。
最重要的是,兩岸官方需建立默契:蔡政府不會在疫後來臺大陸團體人士和兩岸民間交流活動中刻意「找麻煩」、「抓把柄」,陸方也不應以「沒有九二共識」爲理由,無限期中止涉及兩岸民生問題的事務性溝通互動。
重啓兩岸溝通是臺灣主流民意,雙方若能在善意默契上走出「已讀不回」困境,將是共同擱置爭議、管控風險的第一步,疫後恢復兩岸民間交流纔會行穩致遠。(系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