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由清零到共存路線圖

旺報社評

臺灣疫情兇猛延燒,24日新增本土病例達5092例,防疫指揮官陳時中坦承,指數型爆發即將出現,間接承認疫情已失控,而上海封城將近一整個月,引發強烈民怨,但疫情並未出現拐點。臺灣和上海都曾以「動態清零」有成而自詡爲防疫資優生,如今都陷入「清零」與「共存」的兩難困境。

要平穩過渡而非被迫共存

毋庸諱言,上海長達一個月「難以清零的封城」,讓這個原本極富魅力的國際大都會付出極大的代價,無論形象、經濟前景和人才吸引力都蒙上一層深厚的陰影。當地外文媒體4月中旬曾對現居上海的950名外國人調查發現,48%選擇一年內離開上海,37%視情況考慮是否留下,因爲生產復工進度緩慢,歐洲和日韓商會日前致函官方表達關切。上海是長三角經濟的龍頭,江浙滬去年佔大陸GDP總量20%,更是北京傾力打造的「高端製造」核心區,上海防疫失利代價高昂。

和上海形成對比的是另一個經濟引擎廣東,兩地採取不同的防疫策略,也都獲得北京的認可,深圳採取的是「果斷封城」清零策略,很快就壓制住病毒的擴散,經濟社會運作已大致恢復正常。北京、南昌等地近期出現小規模爆發,當地都採取快速封控措施,未出現類似上海的亂象。

從香港、吉林、上海再到廣東,至少可以得出三點判斷:第一,Omicron疫情仍然是可控的,關鍵在於時機,若能及時「動態清零」,經濟、社會還很快就可以恢復原有運轉狀態,北京不認爲沒有理由「躺平」不作爲。第二,高疫苗覆蓋率和高頻率篩檢對控制Omicron是有效的,但大陸仍有千萬長者未接種疫苗,另一方面,普篩若未做好動線管理和防疫教學,反而會造成羣聚感染,這兩大「盲點」必須面對、解決。第三,新冠病毒高危羣體將逐漸減少,須動態評估防疫的成本與代價,在適當時機啓動「平穩過渡」路線圖,在各項防疫、醫療資源準備充足的基礎上,逐步調整原有抗疫模式。

新加坡在這一方面表現很好,香港、臺灣原本也可以是華人社會由清零到共存「平穩過渡」的範例。但很可惜,過去幾個月香港疫情淪陷,已成爲反面教材,令北京對鬆綁防疫採取更謹慎態度,臺灣也被這一波本土疫情搞到人仰馬翻,後續並不樂觀。民進黨政府的部署落後、疫情爆發後無心戀戰,中央與地方防疫思維混亂、各行其是,快篩價昂難買、治療藥物難得,確診民衆被官僚單位踢皮球,逆境下只能自求多福。很難想像,當臺灣每日感染人數連續破萬時,根據死亡率推算,日後會有上百逾千個家庭沉浸在喪失親人的悲傷中,對於這種「被迫共存」的後果,不知臺灣社會的承受能力如何?

醫療資源留給高風險族羣

更令人無奈的是,無論在臺灣還是大陸,防疫已經被政治化,和意識形態掛鉤。蔡政府拋出一堆新名詞,就是爲了迴避「清零」和「共存」,也是爲了撐住「臺灣防疫全球領先」的夢幻泡泡,卻難掩倉促的窘境。大陸官方把「與病毒共存」定性爲錯誤思想,進而把中外製度之爭放在首位,任何有意調整與改進「動態清零」的呼聲,包括一些專業意見也被消音。來源於大自然的病毒是無法被消滅的,而防疫的根本目的是保護民衆生命健康,以此爲出發點,兩岸終須在科學防疫的基礎上,繪製「由清零到共存路線圖」,並在適當時機走出第一步。

過渡的前提是「漸進」,兩岸都要結合各自疫苗接種率、特效藥到貨率、防疫基建完成度以及內部重要政治議程,把握社會常態化的節奏和階段,主動鬆綁防疫限制。新冠病毒毒性會持續降低,輕症與無症狀會愈來愈多,無論是大陸的連花清瘟,還是臺灣的清冠一號,都證明中醫藥對輕症治療有明顯成效,兩岸應該將醫院資源或檢疫設施留給老人、兒童等高風險族羣重點照護,鼓勵並指導輕症確診民衆居家隔離並自行服用中藥自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