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宅30%睦鄰戶 柯文哲擬喊卡

臺北市長柯文哲昨出席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附設住宿長照機構開幕時,迴應立委質疑北市公宅在地居民中籤率過高,恐有轉租牟利情形。(鄭任南攝)

公共住宅案被地方認爲是嫌惡設施臺北市長柯文哲爲「減少里長抵抗」,祭出高達30%的「敦親睦鄰戶」讓在地居民參與抽籤,但立委發現當地居民的中籤率爲臺北就學、就業者36倍,質疑當中有轉租獲利。對此,柯文哲表示,研議取消當地里民優惠,依各社宅設計不同抽籤標準,納入外部的監察機制

淑慧痛批搞錯睦鄰方向

議員遊淑慧痛批,柯完全搞錯睦鄰方向,是要鼓勵在地老化,達到青銀共居,否則對里民來說,原本公園綠地生活設施等,供給地人居住後,又要取消優惠對在地人不公平

柯文哲喊出蓋5萬戶社會住宅,不僅提供民衆租屋選擇,也希望能借此抑制房價,不過立委邱顯智發現,東明社宅當地居民中籤率24.46%,在臺北就學就業者僅有0.68%,邱痛批北市府利用社會住宅,一手領中央補助,一手獨厚區里居民,根本是居住不正義

柯文哲表示,早期社宅爲鄰避設施,里長常會抗議,基於討好當地裡民才提出政策利多,提高在地中籤率,但近年來證明蓋社宅不影響房價、未造成交通阻塞,所以近期內部已開始討論,既然社宅政策已成功,後續是否取消在地裡民特別優惠。

柯文哲強調,目前策略朝向每棟公宅抽籤因地制宜,以內湖地區爲例,因該地每天15萬人上下班,交通就很難處理,所以針對內湖社宅原則會以當地就學、就業的人優先,未來會改變以每棟公宅照政策需要,有不同的抽籤標準,因此也需要外部的監察機制才能公平。

議員促迴歸協助弱勢初衷

議員苗博雅認爲,北市府認定「在地居民」應依實際就學、就業的地緣關聯性,才能達到民衆就近居住願景須速調整扭曲的定價與抽籤機制,使社宅迴歸協助社會弱勢的初衷。

此外,臺北市明倫社宅住戶陸續入住後,市議員陳怡君接獲住戶陳情,指明倫社宅因周邊有捷運淡水線經過,捷運的噪音刺耳擾民,常有住戶清晨、夜半因捷運的噪音驚醒,飽受雙重噪音折磨影響生活作息

柯文哲表示,可考慮蓋隔音牆,但就要再多花錢,並編列預算一樣一樣去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