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贖“有道” 公募基金頻頻動用“調節閥”

基金的申購和贖回,是基金產品控制規模、服務投資的重要“調節閥”。近期,不少基金公司動用了這一“調節閥”,特別是一些市場知名的基金經理和基金產品,通過調節申贖,釋放了重要的市場信號業內人士指出,申購贖回的調整,背後涉及到的因素很多,但是知名基金產品開放大額申購等,具有一定的信號意義。不過,整體而言,目前基金公司通過申贖釋放的信號比較模糊。

基金調整申贖頻現

6月以來,短短几個交易日,已經有多隻基金產品在申購和贖回上釋放重要信息。其中,知名基金經理的基金產品,因爲調整申贖,更是引發市場密切關注。

例如,易方達基金6月3日公告,由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亞洲精選“單日單個基金賬戶累計申購(含定期定額投資及轉換轉入)金額不超過1萬元”調整爲“單日單個基金賬戶累計申購本基金的金額不超過100萬元”。目前的限額是之前的100倍。值得注意的是,易方達亞洲精選是一隻QDII基金,主要投資美股和港股市場上的中概股,是張坤管理的基金中比較特殊的一隻。

此外,還有多家基金公司的多隻基金產品,或是提高申購限額或是直接開放申購贖回以及定投。這些基金產品迎客,被認爲釋放了積極信號。

不過,與此同時,市場上仍有不少基金產品,對大額申購等進行了限制。例如,6月12日,萬家基金公告稱,萬家頤和靈活配置混合基金暫停大額申購、轉換轉入、定期定額投資業務,申購限額爲100萬元。富安達基金同日公告稱,富安達增強收益債券基金自6月15日起對大額申購(含定投及轉換轉入)業務進行限制,即單日每個基金賬戶累計申購本基金的金額不超過10萬元。

觀察發現,近期對大額申購新進限制的基金產品中,偏債券和固收類的基金產品佔據比較高的比重。這與權益類基金頻頻開放申購的情況,形成了比較明顯的對比。

“調節閥”釋放信號

對基金申贖頻頻進行調節,又釋放了什麼信號?對於當前市場,這些市場知名基金機構又持什麼樣的態度

匯豐晉信基金指出,5月份市場出現了一波幅度可觀的反彈,背後反映的是通脹預期的回落和利率的下行。隨着大宗商品價格的回落,通脹壓力有所緩解。經濟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經濟仍然處於相對韌性區間。往後看,經濟增速或溫和放緩,未來市場或仍以區間震盪爲主。2021年以來市場變化較快,風格連續多輪變化,沒有相對持續的風格和主線,但其實,真正貫穿2021年的核心主線是業績高增長。往後看,依然對市場謹慎樂觀,認爲結構性行情仍可期。指數層面概率以區間震盪爲主,需要緊扣盈利修復主線。債券市場方面,匯豐晉信指出,從長期來看,我國經濟逐漸發展成熟,潛在經濟增速下降大概率將對應更低的利率水平,對於債市仍然保持長期樂觀,可以堅定地擇機配置。在債券配置方面,建議配置長久期債券,另外配以高等級信用債,提高票息收益。

不過,具體到近期基金產品通過調節申贖釋放的信號,業內人士認爲,背後的原因複雜,投資者看待這一動作時候,需要多方面進行考量。“就以張坤的QDII基金提升申購額度來看,這一動作釋放的信號,本身比較有限,這隻產品並非張坤管理的拳頭產品。另外,從限制申贖的基金產品來看,其中並未有特別重磅的基金產品和基金經理。而且這些基金產品調整申贖,背後還有機構資金進出等的考慮。整體而言,基金公司當下通過調整申贖表達的信號較爲模糊。”華寶證券基金分析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