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三招求解“缺地”難題,助力“十年再造一個深圳”

深受土地資源瓶頸制約的深圳市,想方設法拓展產業發展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過去十年間,該市在國家和廣東省支持下探索出三條拓地、用地新路徑,不僅有效紓解了自身發展空間難題,也爲全國其他地方提供了新的改革經驗。

這三條新路徑,即深汕特別合作區“飛地”模式、工業上樓和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從《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展總體規劃(2015-2030年)》出臺的2014年算起,十年來,深圳經濟總量由1.6萬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3.46萬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由6823.05億元增長至13015.32億元,相當於“再造了一個深圳”。在此過程中,“三條路徑”助力保障土地要素持續供給,對經濟增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支撐作用。

集中連片區域開發:變資源“散裝”爲“整裝”

4月18日,深圳市集中連片區域招商推介大會舉行。據第一財經記者瞭解,深圳在全市範圍梳理了70個集中連片區域,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此次首批推出約13平方公里進行招商,吸引了百餘家境內外大型企業參會,包括招商局、中國建築、華潤集團、中國鐵建等10家中央企業。

集中連片區域開發是深圳城市建設的全新思路、全新模式,也是深圳求解土地困局的最新探索。它的主要特徵是在區域規劃建設中實行大片區統籌,使要素資源的分佈由“散裝”變爲“整裝”,以營造更優質的產業發展生態和更協調的生產、生活空間。

深圳的陸域總面積只有將近2000平方公里(不含深汕特別合作區),在四大一線城市中大約相當於廣州的1/4,不到上海的1/3、北京的1/8。同時,其中約一半的土地處於生態控制線內,城鎮開發邊界僅1190平方公里,現狀開發已達到約980平方公里,實際可用於各類建設的增量用地已接近耗盡。而且,過去的土地使用方式基本上以項目爲主導,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既影響單位面積產出率,也導致產城分離、職住分離等弊端。形勢倒逼深圳的城市發展從“增量擴張”向“存量優化”轉變,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模式應運而生。

“集中連片區域開發能更好地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空間佈局,更好地滿足產業發展需要。”當地一位區域經濟研究專家對記者分析。政府方面也持同樣看法。近段時間,深圳市委書記孟凡利在龍崗、南山、龍華、福田等區進行調研時,多次強調要做好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在4月16日舉行的羅湖區集中連片區域投資與招商大會上,羅湖區區長左金平表示,羅湖是以服務業爲主的城區,服務業的基本特點是產業鏈條高度關聯、資源要素高度集聚,通過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可在區域內集聚更多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持續放大規模效應和集羣優勢。

可見,推進集中連片區域開發,主打的是通過資源集聚和產業生態來吸引企業落戶。3月底,在深圳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推動高質量發展”主題首場新聞發佈會上,深圳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郭子平在談到企業普遍關心的產業空間問題時表示,深圳將推進集中連片區域開發建設,以“大片區統籌”帶動大項目落地,確保優質項目在深圳“一定有地可落”。

工業上樓:一棟樓就是一條鏈

4月1日,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發佈的《工業上樓建築設計通則》正式實施。作爲全國首部涵蓋策劃、規劃、建築、專項全設計流程的工業上樓技術標準,它填補了全國工業上樓建築設計規範的空白。

所謂“工業上樓”,是指在高層大廈中開展企業生產、辦公、研發、設計等的新型工業樓宇模式,具有相近行業高通用性、高集約性的特點,也被稱爲“摩天工廠”“空中廠房”。它最早起源於美國和日本,深圳則是中國內地最早“吃螃蟹者”。

爲了應對城市產業空間不足的挑戰,深圳市決定“向天要地”,在2012年就開始探索“工業上樓”。當年,深圳市寶安區全至科技創新園按照“廠房+寫字樓”的複合標準建設了23層的科創大廈,被認爲是內地第一個“工業上樓”項目。此後,深圳的“工業上樓”項目逐漸增多,並帶動周邊廣州、東莞、佛山、中山、珠海等城市相繼效仿。

2021年,國家發改委發佈《關於推廣借鑑深圳經濟特區創新舉措和經驗做法的通知》,其中第十條明確提出要推廣“工業上樓”模式。在中央政策支持下,江蘇、山東、天津、上海等省市紛紛出臺相關政策,“工業上樓”在全國各地漸次推開。

2022年11月,深圳市正式推出“工業上樓”計劃,明確連續5年每年建設2000萬平方米優質、經濟、定製化廠房空間——約等於兩個蛇口工業區大小;並且,所有廠房租金不超過35元/月/平方米,年漲幅不超過5%。深圳以此向世界宣示留住企業、做強工業的決心。據記者瞭解,目前計劃進展順利,第一年的建設目標已超額完成,企業入駐情況也較爲理想。後續建設計劃正在穩步推進中。

值得一提的是,集中連片區域開發與“工業上樓”相輔相成。以深圳最大“工業上樓”試點園區寶安區新橋東先進製造產業園爲例,這裡的高品質廠房配備有智能化的運營管理系統,能夠將企業不同生產環節佈局在同一樓層。同時,樓內佈局有工業母機、激光與增材製造、精密儀器設備、智能機器人等同一產業鏈上的相關企業,實現了“上下樓就是上下游,一棟樓就是一條鏈,產業園就是生態圈”。

深汕特別合作區:詮釋“飛地”新可能

不久前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深圳市繼2022年首次問鼎國內“工業第一城”之後,2023年成功衛冕,並且優勢進一步拉大。同期深圳還獲得另一項“第一城”榮譽——國內城市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第一名。

在深圳工業成績登頂的過程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厥功至偉。深圳市統計局數據顯示,過去3年,深圳的新能源汽車產量均實現了翻倍增長;2023年主要行業大類中,規模以上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增長47.3%。

深圳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幾乎由比亞迪一家撐起,而撐起比亞迪深圳片區增量的,則是位於深汕特別合作區的深汕比亞迪汽車工業園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50億元,全部達產後預計年產值超過1100億元。隨着項目一期於2022年9月30日正式投產,比亞迪汽車產量節節上升,也爲深圳工業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嚴格來講,作爲深圳“飛地”的深汕特別合作區,並不屬於深圳市主動突破的改革之舉,而是國家和廣東省重要戰略謀劃的產物。建設深汕特別合作區是廣東省創新區域合作模式、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探索實踐,也是國家賦予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一項改革任務。但深圳市本身也有拓展產業發展空間的需要,跟國家和廣東省的戰略意圖可謂雙向奔赴。更重要的是,深圳市最終不負重託,如期交出了一份頗具說服力的答卷,爲下一步在其他地方開展類似區域合作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深汕特別合作區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但前期因爲管理體制機制原因,發展並不盡如人意。2017年,廣東省調整深汕特別行政區合作區體制機制,要求深圳市按照“10+1”模式(深圳市10個區+深汕特別合作區)全面主導合作區建設和管理。在外界看來,這意味着合作區定位從單純的“產業飛地”轉變爲帶有一定的行政轄區色彩。新的體制機制於2018年開始正式實施,深汕特別合作區經濟社會發展由此駛上了“快車道”。

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深汕特別合作區GDP年均增長26%。2023年實現GDP124.59億元,同比增長3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5%。作爲深圳市打造“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車城”的重要支點,去年全區汽車製造業增加值增長18977.1%;今年一季度,合作區經由小漠港共計出口新能源汽車14415輛,已達2023年全年汽車出口總量的72%。

2023年9月27日,廣東省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廣東省深汕特別合作區條例》,將合作區改革創新引上法治軌道。條例明確提出,深汕特別合作區要加快建設成爲區域合作發展示範區、自主創新拓展區、粵港澳大灣區輻射節點區,及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濱海新區、產業新城、田園都市。隨着龍頭產業、重大項目、高端人才等資源要素加速集聚,深汕特別合作區已經從早期實際管理人口不足6萬的落後農村地區,蝶變爲實際管理人口近14萬的宜居宜業宜遊新城,成了國內“飛地”建設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