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動演繹人民作家的心路歷程——評電影《柳青》
柳青是中國現當代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他深入生活、紮根人民,影響和鼓舞了無數作家藝術家,爲廣大文藝工作者樹立光輝的典範。
電影《柳青》以柳青的生平爲線索,生動演繹了柳青寫作《創業史》的心路歷程。編導田波、製片人王苗霞等青年主創者以精益求精的匠心,將柳青的故事和形象呈現在大銀幕之上,以貼近生活的敘事策略,帶給觀衆心靈震撼與情感共鳴,具有重要現實意義與時代啓迪價值。
電影《柳青》秉承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在尊重歷史與藝術創作規律的基礎上,生動鮮活地刻畫了人民作家柳青的藝術形象。導演以光影作筆,再現了柳青紮根基層、深入人民、潛心創作的全過程,着重呈現了柳青執着事業、不慕名利、無私奉獻、平易近人的品質。作爲作家,他秉承“精品意識”,從豐富的時代生活和卓越的人民創造中爲文學汲取營養。作爲黨員,他關心農民生活的疾苦,積極參與勞動生產,捐出鉅額稿費支持農村建設,爲陝北農業發展深謀遠慮。在他身上,具有悲天憫人的道德情懷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公僕意識。
爲貼近當下觀衆的審美,影片在將敘事轉向生活的同時,展現了柳青豐富的內心世界。在得知妻子馬葳死亡的消息時,柳青沒有控訴,一個人撐起全身力氣走出房間。拄着柺杖的他,走在大雨中,雨夜的孤寂將他吞沒。這一場景展現了人物悲痛欲絕的心理,將男人柔情的一面展現在觀衆面前。觀看這部影片,觀衆看到的柳青不再是封存在文學史上的一個符號,柳青內心的辛酸苦辣與痛苦折磨,使得一個鮮活、立體的人物展現在觀衆面前,更加豐富了觀衆對柳青的認知。
電影《柳青》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還原歷史原貌,從場景設計、演員表演等多方面真實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初期陝西關中農村的地域風貌,具有強烈的真實性與感染力。方言的加入更容易讓觀衆接受,故事背景更加清晰,成就了影片的“鄉土味”,帶給觀衆最爲親近的觀影體驗。電影空間的生活化表達也特色鮮明。立在田地的石人石馬、皇甫村村口的大槐樹、稻田裡的黃牛、村民議事的戲臺、柳青居住的中宮寺等諸多場景,極具鄉土味與歷史感,爲人物的生存與成長提供了大舞臺。柳青第一次到皇甫村,畫面中皇甫村廣袤的土地,極富陝西地域文化特質的石人石馬豎立在田地周圍,遠處的秦嶺山脈依稀可見,駕馭牛車的老農的吆喝聲傳遍皇甫村,年長的婦女在織布。一組鏡頭,將皇甫村淳樸、和諧的面貌展現在觀衆面前,構成一幅美麗靈動的田園風光畫卷,也爲柳青對這片土地的熱愛營造心理氛圍。
電影中多處出現柳青的獨白。如“新的人物總是在人們不知不覺中成長起來,當他們做出驚人業績時,人們纔看見他們”等語句,展現了柳青深遠的歷史眼光。電影還以畫外音的形式,將柳青的想法向觀衆袒露出來,進一步拉近了觀衆與柳青之間的距離,在情感層面增加了電影的真實感,對塑造人物形象、提高作品價值發揮作用。電影中的主觀鏡頭如同人物的眼睛,引領觀衆深入劇作內部,讓觀衆身臨其境、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