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成本攀高的錯誤解讀…麵包漲價是因為麵粉漲價? 萬物齊漲真相跟你想的不一樣

如果麪包師告訴我們,麪包價格上漲,是因爲小麥價格上漲,他其實既沒解釋麪包價格上漲,也沒解釋小麥價格上漲。 示意圖/ingiimage

(編按:當代貨幣學大師歐文.費雪(Irving Fisher,1867~1947)是耶魯大學教授,也是美國第一位數理經濟學家,許多知名的經濟學理論更以他命名。早在百年之前,他就已經做出「貨幣縮水」的預言,指出物價與流通的貨幣量、流通效率和交易量有關,值得我們做爲研究、探討貨幣、利率與物價的積極參考。)

近幾年,中間商受到很多指責。中間商做爲一個羣體,其利潤是否比以前多是一個公平問題。爲了方便討論,就算18年來中間商的利潤大大增加──不僅絕對值上的增加,而且考量物價上漲因素後也增加,其影響也只是讓零售價和批發價分離而已。但在這裡,無論理論傾向如何,並未能看出批發與零售間的價差相當大。批發價當然沒有下跌,而是上漲了,而且似乎上漲速度幾乎跟零售價一樣快。

據說,鐵路運輸變長、電話、免費送貨系統、獨立包裝、衛生法、牛結核菌素試驗、腐肉處理、衛生的牛奶、廣告、不科學的管理、淘汰再製奶油和「腐爛」「長斑點」的雞蛋,也都是生產成本增加的原因。

爲簡單起見,我們可以忽略下列事實:這些變化中許多是提升品質,可以說帶給消費者某種補償。但有個事實我們不能忽視,即所謂生產成本的成長,要麼本身很小,要麼在生產過程中,被其他地方所節省的開支輕鬆抵消,甚至不只是抵消。

原因很簡單:今天生產物品、按勞動力計算的實際成本,無疑比很多年前低得多。我們不能簡單用錢來衡量生產成本,我們還要考慮美元所喪失的購買力。否則,我們就是在繞圈圈,試圖以勞動力價格的上漲來解釋物價的上漲,或者相反。

本文出自《貨幣縮水》

如果其中一個沒有大幅上升,另一個也無法大幅上升。但是,如果麪包師告訴我們,麪包價格上漲,是因爲小麥價格上漲,他其實既沒解釋麪包價格上漲,也沒解釋小麥價格上漲。他只是把解釋這件事,丟給跟他無關的另一件事物而已。當然,商人有義務研究對其經營的產品價格有影響的直接原因,但如果我們想要解釋價格變動,我們必須看得更遠,跳過這些近因去找更遠的原因。

換句話說,如果麪包師真的要解釋麪包價格的上漲,他也必須解釋小麥價格的上漲,他不能把解釋的任務推給另一種商品。這種方法永遠無法觸及問題的根源,只是在不停的轉移解釋。

就像古代哲學家說,地球是由一個巨人舉起的解釋一樣,當被問到那是什麼支撐巨人時,他們說他是站在一隻烏龜身上。我們仍然需要知道是什麼支撐着烏龜,不管我們往前追溯多少步,只要我們不得不假設存在另一個支撐物,我們就無法得到根本的解釋。

我們要解釋的,其實是所有、整體的物品價格上漲。雜貨店老闆說他之所以要價高,是因爲別人給他的價格本身就高。這種說法對我們沒有多大幫助。當然,零售商喜歡把責任推給中盤商爲自己開脫,中盤商則解釋說他的生產成本漲了,把責任推給大盤商,說他們開價高。大盤商則將責任歸咎於生產商,生產商就說它的工資支出上漲。

可是,即便追溯到這裡,也沒有給出任何最終結果。領工資的人會告訴我們,他們必須獲得更高的工資,因爲各種物品的零售價格更高了。顯然,這種解釋高生活成本的努力,只是回到高生活成本本身。

這樣的推論讓人想起幾年前的一幅漫畫,漫畫中幾個男人圍成一圈,每個人身上都貼着標籤,並用手指責旁邊的那個人:從零售商到批發商,再到大盤商,然後到生產商,再到領工資的勞動者,然後又再次回到零售商。

黑心食品實際上是上述改善食品品質的方法的反例。如果改善食品提高了價格,在食品中摻入廉價成分,則應該會降低食品價格和品質。但至於爲何說黑心食品提高生活成本,至今沒有確切的解釋。這說明,人們可以隨隨便便就把任何時事說成是造成生活成本昂貴的原因。

編輯推薦

(本文出自《貨幣縮水》作者:歐文.費雪 譯者:李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