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人齊心慷慨解囊「新冠肺炎紓困助學金」讓學子看見曙光

(圖/臺師大提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爲減輕學生疫情延燒,造成就學及生活經濟壓力規劃新冠肺炎紓困助學金」方案,在各界及校友大力支持下,初期募集了新臺幣1,530萬元,這學年共扶助了710位學生及其家庭經濟重擔、維持求學品質。

臺師大表示,這筆1,530萬元募集款項,是由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金仁寶董事長許勝雄等許多師大校友和師大人共同捐贈,用行動支持母校助學計劃,更是在疫情無情肆虐下,給學弟妹們最暖心的後援。

全國校友總會理事長許勝雄說,教育力量在於提升人類生活與影響社會發展,全球因應後疫情時代變節,教育尤爲重要,學生是國家未來中流砥柱,照顧學子責無旁貸,有了校友的支持當後盾,是師大推動教育的堅實力量

從2020年起,全球在疫情壟罩下,逾160國被迫停課、超過10億名學生受影響,尤其臺灣近來進入第三級疫情警戒,許多學生及其家庭在疫情衝擊下,面臨突如其來的困境。新學年將屆,臺師大呼籲各界及校友持續慷慨解囊、共度難關。

「新冠肺炎紓困助學金」主要幫助對象爲:在學學生因父母監護人受疫情影響而非自願離職、減班或從事自由工作而收入減少;學生本人因疫情影響而非自願離職、減班;學生本人或父母、監護人因疫情住院居家隔離、居家檢疫等因疫情因素導致經濟困難者,每人每學期補助2至5 萬元,這學年幫助了至少293位本校學生順利就學。

爲鼓勵境外生及僑生來臺師大就學,國際處統計,這學年來臺師大就讀,卻未符合政府防疫補助資格的境外生有207位,核發每人約9千至1萬元不等;僑先部統計共有210位僑生,核發每人9千元,以減輕學生額外經濟負擔

校長吳正己表示,疫情影響生活甚劇,學生學習若再受影響將是雪上加霜,希望學校能給予學生最大支持。因此,吳正己帶領學務處、國際處、僑先部等行政團隊,共同規劃此項紓困助學方案。

學務長林玫君表示,學務處去年規劃因疫情遭逢變故,需輔導、補助等各項學生方案,在校友支持下,「新冠肺炎紓困助學金」募款方案逐漸成形,直到今年4月共有293位學生獲補助,讓學子在疫情衝擊下看見曙光

國際長劉祥麟說,去年起在疫情影響下,全球校園停擺,境外生求學之路格外艱辛,申請簽證不容易,即使拿到簽證,也可能面臨國際航班取消、停飛等問題,國際處希望能舒緩這些到臺師大求學、配合防疫隔離政策的境外生經濟壓力。

緬甸僑生王同學是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系學生,之前曾在僑生先修部就讀。當初考量經濟因素,希望未來能有較好工作機會,而選擇來臺唸書。原本半工半讀的他,因疫情期間餐廳生意銳減而被資遣學雜費住宿費帶來的壓力變大。王同學對專責導師李立旻充滿感激,老師得知他遭餐廳資遣,面臨經濟壓力,便主動告知他去申請,而且尚不熟悉中文書寫的他,也獲得老師協助修改申請書面文件,最後順利拿到助學金。

華語教學系朱同學也是受助學生之一,來自單親家庭的他表示,原先和媽媽都是家教老師,但疫情開始後,客戶爲了減少面對面接觸,轉而購買其他線上課程,讓他們失去穩定收入,加上還有機車貸款要還,壓力增加不少,不過現在拿到這筆助學金,也讓他能稍微鬆口氣

朱同學說,還不知道可申請助學金時,華語系專責導師劉一平就主動聯繫。他形容劉一平老師就像父輩角色,與學生的關係良好,也清楚他的家庭狀況,平時有事相詢,老師都會關心幫忙。

來自香港的方同學是理學院大一新生,他表示,受疫情影響,簽證的申請時程拉長兩倍,香港飛往臺灣的單程機票價格,也因減班而倍數飆漲,加上入境後入住防疫旅館的檢疫費用,種種難關的確讓他來臺就學之路困難重重。所以感謝學校規劃了此次獎助金,也感謝校友們對國際學生的關愛。

臺師大指出,經濟壓力不該成爲學習的最大阻力,「新冠肺炎紓困助學金」方案即是希望在疫情衝擊下,將對學生的影響降至最低。此外,學務處規劃,若此項助學金因獎助學生需求變更,結餘款項將移撥至學校設置的急難慰助金,以嘉惠更多學生,使每一筆捐款成爲推動教育的關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