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國民黨「維穩」的代價──蔣經國放手民進黨組黨的陽謀(二十三)(龍城飛)

1979年12月10日高雄市發生美麗島事件,羣衆聚集在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前,並點燃火把示威。(中時報系檔案照片)

筆者繼續討論「蔣經國放手民進黨組黨的陽謀」相關話題。本次的主題將進入民進黨組黨8年前1979年12月發生的「美麗島事件」研究,主要引用民國68年(1979)8至11月號黃信介擔任發行人、張俊宏擔任總編輯的《美麗島雜誌》、民國88年(1999)12月葉振輝編着《美麗島事件民間資料彙編》、民國93年(2004)4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的口述歷史《美麗島事件專輯》、民國2010年12月高雄市政府與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出版張炎憲、陳朝海編着《美麗島事件30週年研究論文集》、民國108年(2019)3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陳儀深着《認同的代價與力量──戒嚴時期臺獨四大案件探微》、2021年1月國史館與國家人權博物館出版蕭李居編輯《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八冊、2021年2月19日國史館與國家人權博物館舉辦之《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美麗島事件史料彙編》新書發表會暨座談會「會議手冊」等。

一、對於美麗島事件歷史研究的再思考

由於「美麗島事件」影響1980年以來臺灣的政治發展極爲深遠,相關研究與報導汗牛充棟,且目前國際、兩岸與臺灣內部的政治形勢變化多端,要產生所謂客觀、深入、完整的研究與著作,非常困難。筆者在此嘗試進行對於美麗島事件的瞭解,只能儘量保持平衡報導以及提出個人觀點,絕不可能自認正確。

如果說今天台灣政治生態仍在美麗島事件的影響幅員之中,應不爲過。美麗島事件中主要人物,在1990年5月21日李登輝總統頒佈特赦令,宣佈美麗島事件「判決無效」後(一種「平反」形式),相繼出獄。由於這些人的「烈士與英雄」政治與歷史形象確定,並開始擔任民進黨(與政府)中的重要職務,並且和當時國民黨內主流派的李登輝總統合作修憲,進行總統直選與改造國會等其他人不可能有聲望參與的重大政治改革工程,大幅地變革了中華民國的政治體制,改變了臺灣、兩岸歷史的走向,並且影響了美國對臺政策。其中黃信介先生於1999年過世,多年來,其他人如呂秀蓮、陳菊、姚嘉文、林義雄、施明德、張俊宏等仍在臺灣的政壇和媒體上具有相當的發言聲量,如同美麗島時代留下的「活化石」。

筆者認爲關於美麗島事件的研究,有五個方面可以思考:

第一,由於時間仍然太近,許多當事人仍然健在,而且經歷過去40年來臺灣政治、社會與兩岸、以及中國與美國關係的巨大變化,有關美麗島事件的回憶與判斷,也容易不斷變動,因此不易進行客觀的研究;

第二,民進黨兩度執政(陳水扁,2000-2008,蔡英文,2016-),主政者多爲美麗島事件後的第二代、第三代領導羣,許多傾民進黨學者掌握重要政治與歷史研究機構的權力,對於美麗島事件的回顧難免發生「後設歷史學」的情形。也就是說,以民進黨發展的政治需要與歷史定位,將二二八事件、黨外發展以至美麗島事件等重大事件的歷史染上「追求臺灣主體性」、「臺灣獨立運動」的色彩,形成臺灣主體正確性與反共反中思想與宣傳的「再生產」,深刻影了響許多臺灣年輕人的觀念。這樣的情形,國民黨、共產黨是先驅,也就是說,國共皆以黨自身發展的合理化,建構與形塑近代中國的國家歷史,期間排斥異己,甚過度神話化,經由長期教科書的教習與綿密的考試過程,以至意識形態深入人心(筆者認爲過去30年來,國民黨、民進黨兩黨以及藍綠族羣關於歷史教科書課綱的激烈爭執,無異於爭取政治與文化的「洗腦權」);

第三,今後如果民進黨長期執政,國民黨式微或執政時間過短,如此「勝利者撰寫歷史」的現象將難避免,在中共進行武統之前,臺灣另一種形式的「黨國體制」將重新出現;

第四,多年來,傾國民黨學者或傾中學者,對於美麗島事件的研究,以筆者蒐集相關資料的過程,幾乎沒有看見比較完整、深入、客觀的文章與著作,形成傾民進黨學者與傾獨學者話語權的壟斷現象,而其長期沉緬其中「國民黨暴政」資料閱讀與研究發表,以及進行政治與學術之間的互相拉舉、支持,日益堅固其道德正確性的心態與價值觀,幾乎完全否定國民黨在臺政治發展的任何貢獻性,對於國民黨在經濟、教育、科技、醫療健保、社會保險、文官制度與國防建設方面發展的重大貢獻,則盡少着墨;

第五,由民進黨內的派系之爭,美麗島系在新潮流系與新興的年輕具戰鬥力派系夾擊下,日益弱化。美麗島系中的元老級人物如呂秀蓮、施明德、林義雄、張俊宏、許信良等已非當權派,而其中多主張臺灣保持兩岸關係良好以及不樂見族羣對立極化。此一方面在臺灣頻繁的選舉中不易獲得選票支持,另一方面,這些人的臺灣主體意識清晰,不易得到傳統國民黨派(深藍)與共產黨開明派(淡紅)的奧援。筆者認爲政治發展應考慮保持與異議者之間關係的基本尊重與交流,並且依此做爲一個具有反映人性價值的準則,否則以我們的文化性質,難以避免最終皆走上互相憎恨與毀滅的死巷。尤其是民進黨與臺灣人民從近代歷史的長期困厄中走出來,應思考如何產生不同於國民黨與共產黨的政治文化,而具有更好的良性與包容力。由此,雖然臺灣地少人稠,缺乏資源,且危機四伏,然其主政者與多數人民若有寬宏心胸,彼此善待,臺灣依然可以偉大。

二、美麗島事件歷史的大略回顧

美麗島雜誌(中時資料照)

繼1977年底許信良中壢事件,1979年初餘登發事件,臺灣黨外人物逐漸集結起來。在薛化元教授的《1970年代強人威權體制的內涵與轉換》文章(《美麗島事件30週年研究論文集》,頁79-80)中,指出1970年代,臺籍菁英透過國民黨開放的地方與部分中央民代選舉過程中,日漸突破國民黨維持的二重結構──中央統治菁英幾乎全是外省籍,地方政治菁英幾乎全是本省籍。

筆者指出這樣的「鄉村包圍城市」戰略,基本奏效。外省第二代長期難以透過地方選舉進入政治環境歷練與成長,而國民黨只能開放特考「小門」,讓少數有政治背景的外省年輕人進入政府組織中培養任用。由是整個時代,在國民黨回不了大陸的局面下,此後不到20年,國民黨終於在老人政治中由於嚴重缺乏新血的動力而奄奄一息。

而1978年底,美國第三次出賣國民黨政府,卡特總統宣佈將與國民黨治下的中國(中華民國)斷交,與中共治下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第一次是1947年以後的國共內戰,蘇聯支持中共,美國要求國民黨進行民主政治改革,纔給予美援,終至國民黨崩潰;第二次,是1970年初,美國與中共進行政治外交,導致中華民國被逐出聯合國)國民黨在這樣的嚴重政治危機下,黨外獲得了歷史契機,認爲國民黨遲早無法維護臺灣的安全與福祉,必須由臺灣人民自己來保護自己。

餘登發案1979年4月中定讞後,6月1日,康寧祥與司馬文武創辦《八十年代》雜誌。8月16日,黃信介聯合林義雄、姚嘉文,呂秀蓮、施明德、張俊宏、許信良、陳菊、黃天福、王拓、吳哲朗、陳博文、楊青矗、黃煌雄、魏廷朝、蘇慶黎、陳忠信等,成立「美麗島雜誌社」,創辦《美麗島》雜誌。社務委員包括黃順興、康寧祥、餘陳月瑛、張春男、陳唐山、周平德、蘇洪月嬌等。並出刊第一期。基本上,美麗島雜誌社完整攏絡當時臺灣的黨外重要分子,並以政黨前身的形式發展。

1979年9月28日,美麗島雜誌社高雄市服務處成立。

1979年9月30日,許信良離臺赴美。

1979年10月25日,美麗島雜誌社臺中市服務處成立。

1979年11月29日,黃信介住處及美麗島雜誌社高雄市服務處成立同遭搗毀。

1979年12月10日,發生「高雄事件」,主要場所來自於美麗島雜誌社高雄服務處,被國民黨情治系統逮捕與判刑者,絕大多數是「美麗島雜誌社」主要編務成員,此即是被稱爲「美麗島事件」的緣由。

1980年2月20日,警備總部宣佈「高雄事件在押嫌犯45人,黃信介等8人由軍事檢察官以叛亂罪起訴,同案被押37人移送司法機關起訴。」

1980年2月28日,發生林宅血案。

1980年4月18日,警備總部對「高雄事件」8人提出判決。黃信介,有期徒刑14年,施明德,無期徒刑,張俊宏,12年,姚嘉文,12年,林義雄,12年,呂秀蓮,12年,林弘宣12年。

1980年4月24日,警備總部逮捕藏匿施明德的臺灣基督教長老會總幹事高俊明牧師。

1980年6月2日,「高雄事件」司法部分審理終結宣判。其中,周平德,有期徒刑6年,王拓,6年,魏廷朝,6年,陳博文,6年,楊青矗,6年,紀萬生,6年,邱垂貞,5年,張富忠,4年等32人。

1980年6月5日,軍事法庭初審判決「藏匿叛亂犯施明德案」。其中,高俊明,7年有期徒刑,林文珍,5年,許晴富,5年等10人。

初步的小結

由1979年12月10日的「高雄事件」(即美麗島事件)大致回顧,我們可以看見「美麗島事件」顯示出「舊國民黨」歷史的結束與「前民進黨」歷史開始的一個起點。由筆者的觀點,對於國民黨而言,美麗島事件極難避免,但是如果處置得當或者儘量緩和,之後國民黨與中華民國的歷史將會有一條好得多的路段可以發展。不幸,國民黨方面在美臺斷交與餘登發事件後,面對黨外運動的日益擴大,主動形成「決戰式」的美麗島事件,而沒有采取及早分階段開放政治改革的先手棋,造成之後更難處理的幾次重大命案,被動地解嚴與開放黨禁、報禁、外省人返鄉等等「遲來的正義」。

而這後手棋以及美麗島事件以後的事件,所帶來的後遺症由日後接手的國民黨人概括承受,加上中共拒中華民國於大陸國門之外,「扛國旗」的國民黨日益進退失據。而習於跟隨中華民國與國民黨的許多外省族羣與藍營羣衆,也日益發生陳之藩先生所云「失根的蘭花」的痛苦與焦慮。

這一切,若我們循來時路回溯,會發現每一個階段的社會,都有其中主要的、共同的非理性心智狀態,極難「除魅」。尤其是威權體制下的權力與媒體,處於同質思維模式,不易集思廣益,難以看見與避開自身盲目中的危機。

1978年底,美國宣佈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與中華民國斷交,國民黨立如「困獸」,但不知道要和誰鬥纔對?筆者回顧,當年這盤棋是不好下,但是國民黨下得很差,也是事實,國民黨鬥不過美國,鬥不過中共,選擇和本土的黨外鬥,以求「維穩」。但是後來的歷史說明,國民黨和黨外鬥,勝一時,之後敗多勝少,李登輝總統固然有其因素,主要還是國民黨本身在臺灣社會的深耕不足所致。而且兩蔣領導時間太長,黨內缺乏自由思考空氣,社會缺乏不同意見,形成半封閉社會下集體色盲的生物生存演化退化性症候羣。這種現象,在1949年以後的中國大陸同樣也是類似的。由此,筆者長期思考我們中國基本文化中的可能有的一些問題。

回顧1945年到1949年的國民黨,在不知和誰鬥、怎麼鬥中慘敗。筆者認爲國民黨的真正敵人不只是共產黨,而更是自己的思考與決策模式。國民黨當年一味期待蘇聯、等待美援,終至崩潰。今天民進黨延續國民黨的思維,依賴美國,戰爭時等待美援,雖歷史未必重演,但是殷鑑不遠。筆者認爲,在臺灣的國民黨和民進黨以及其他的政黨與菁英份子,應從宏觀架構下思考目前島內與兩岸的這盤棋,如何冷靜謹慎地走好每一步,而不是跟隨紅藍綠政治、選舉、族羣與媒體起鬨,非常關鍵。

(作者龍城飛,原名楊雨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

【未完待續,龍城飛專欄每週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