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家鄉味/糉子飄香的記憶

兩岸青年在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宮體驗糉子。(中新社資料照片

在城市的鋼筋水泥房裡,我經過一把樓道時候,見一戶人家的門邊上掛着幾枝乾枯的野草,細辨是去年端午節掛上去的菖蒲艾蒿,這一民俗,在中國的南方都差不多。屋裡並沒住人,卻把這避邪的物件掛了一年,看來這端午節在人們心中還是很看重呢。

端午節在我們滇中老家叫「五月東午」,民諺說:「五月東午癩蛤蟆趕上山。」意思是說農曆五月前後,我們這兒都要發幾次大的洪水,這時水田第一波孵化出來的蝌蚪已變成了小癩蛤蟆,它們要跳到地勢較高的地方,以躲避這洪水把它們給衝散了。

端午節是個需要驅邪避瘟民間節日,避邪的東西除了菖蒲、艾蒿外,還有喝雄黃酒,但這雄黃裡有毒物重金屬砷,很多年來都不見有人飲了,只有《白蛇傳》裡蛇精白素珍在端午節喝雄黃酒後現蛇形的傳說留在人們的記憶裡。

記得在三十歲以前,我沒見過糉子,也沒吃過糉子這種食物小時候過端午節,母親做給我們吃的節日食品是包子麪粉是用剛打下的小麥新磨出來的,餡有紅糖的,有白糖的,拌香香的黃豆炒麪,更多的時候是用糯米飯做包子芯,就是把糯米煮熟後拌上臘肉丁炒成油炒飯,吃起來油嚕嚕的,又香又糯,十分可口,一次得蒸好幾甑子,才能夠滿足我們一家人吃。

上世紀八十年代過端午節,滇中楚雄民間小老百姓沒有包糉子吃糉子的風氣,大家還都習慣於吃包子過節。就是過端午節這天,楚雄水閘菜市場上賣糉子買糉子的人也不是很多。看着死鐵鐵、綠眼乾瞎的一坨,談不上色香味俱全,給人的感官形狀就不是很好,價格還貴,很多人並不稀罕糉子這種食物。

城裡人吃糉子,農村人吃包子。我吃糉子是孩子七八歲上了小學的時候,這時的她,已知道了糉子與屈原的關係,不到端午節就嚷嚷着要吃糉子。買一些回來,我不覺得好吃,火腿丁太少,糯米飯太硬,一點都不入味。有的放一枚大棗、加些紅糖,並沒有多少吃場,孩子也只是一時來興致隨便吃上幾口就扔了。

更令我難忘的是有一次,我有個老親媽(哥或弟的岳母稱老親媽),端午節的時候買了很多糉子回來,結果一家人每人嘗一個就再也不想吃了,剩下不少,丟掉又很可惜。我們的到來,正好可以幫着她消滅這些糉子,就把它當成美食一個勁硬壓給我們吃。其實我不想吃糉子,最想吃的是一碗熱乎乎的雞肉泡飯,但又不好拒絕她老人家的熱情,只得硬着頭皮把她搛來的幾個青草味的糉子吃了,吃得我直想吐,此後多年再也沒有了吃糉子的慾望。

就是到了今天,過端午節在我們滇中鄉下也沒有人去包糉子吃,而是喜歡熱氣騰騰蒸幾籠包子來吃,有鮮肉的,有豆沙的,就是包點酸菜,或是韭菜蓮花白,都比這糉子美味可口。我看包子一年到頭都有人喜歡吃,街上隨處都可以買到。而這糉子除了端午節城裡人趕下時髦,平時就沒有多少人願意去吃了。我想至少有一部分人吃糉子的感受會像我一樣:吃糉子沒有吃包子來得實惠。而有一些人去吃糉子是因爲屈原的緣故

這些年來,每到端午節,我都不喜歡湊熱鬧去買糉子,看着那些經過染色糉葉,哪還有吃糉子的心情?

再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楚雄街上就會出現排隊買包子的熱鬧景象。只是這個時候,商販們也拿準了食客的心理,很想猛賺一把,做出來的包子不是很地道。那就在家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吧。 (作者系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會員楚雄州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