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終列正氣.母親再起──戰火中用生命寫情書(五)

父親澎湖視察部隊。(作者提供)

一九六二 澎湖.臺北

澎湖位處臺灣與福建之間的海域,對於防衛臺灣本島具有戰略關鍵地位,父親出任澎防部司令官,把全副心力放在經營澎湖,先在周圍離島望安七美虎井等處加強火力,然後在馬公北山籌劃構建堅強的核心陣地,足可抵禦強大的來犯共軍,作死守待援之準備;不過澎湖防區相較於父親過去三十年前線作戰的軍旅生涯,已算暫離戰火,父親無論生活、心情及任務都較往年輕鬆,他會打打橋牌、持續運動,也加強進修英文,與美軍顧問團保持密切連繫,一九五六年四月父親並奉令參加國軍將領參訪團,赴美參訪軍事

父親特別重視部隊訓練及軍紀,所以軍民相處融洽,他也支持李玉林縣長和地方士紳建設澎湖。爲了改進澎湖居民的生活環境,下令部隊植樹,數以萬計的喬木遍植各處;他也協助地方建設,舉凡修築馬路裝設自來水、增建防風牆,他都照顧到了,增進漁民福利方面,尤有建樹,澎湖的跨海大橋,也在他的任內開始籌劃。父親並且籌建眷舍數十幢,讓有眷官兵得以安棲。澎湖原有飛機場狹小簡陋,父親認爲澎湖實際上是支援反攻作戰的前進基地,也是拱衛臺灣本島的門戶,因此建議擴建機場,一九五七年起,馬公機場由民航空運公司以C─46型飛機開始營運,嘉惠了澎湖軍民。

鎮守澎湖期間,父親有個佳話,是接待了昔日部屬、現任參謀總長彭孟緝。彭總長原是父親的三級部屬,父親在西安任三十四集團軍總司令時,彭孟緝是砲兵旅少將團長;但如今彭已升爲上將參謀總長,爲澎防部司令的直屬長官。當彭總長赴澎湖視察時,父親堅持依體制接待,要求各副司令官一同到機場列隊迎接,並喊敬禮,彭總長在大禮堂向官兵講話時,請父親上臺坐,但父親堅持坐檯下第一排。這種尊重體制的謙沖作風,一時傳遍軍中。

父親到澎湖之後,發現馬公僅有可容四個牀位賓館一處,他認爲蔣總統日後會有來此視察或指揮作戰的機會,於是起意籌資興建行館,在籌建的過程中,擔任臺灣省財政廳長的嚴家淦先生支持甚大。日後在金門八二三砲戰期間,蔣總統果然赴澎湖親自督導作戰。

蔣總統召見談羅列

蔣總統對於父親依然信任,只要是父親用的部屬,不論軍、政多能升上領導階層,尤其最精銳的海軍陸戰隊裝甲部隊;只是在作戰方面,即將年滿六十的父親已然退出最前線。一九五七年一月十五日,父親在澎湖突然接到來自蔣總統那邊的電話,說會在下午派專機來接,直飛高雄岡山下機。下午專機到,兩點半起飛,三點抵達岡山。四點乘車開往西子灣總統官邸,晚上與蔣總統一起晚餐,餐後蔣總統和父親談話,原來是談羅列。蔣總統問羅列的人品膽量與決心。

父親回答:「羅列人品純正、才能卓異,並能耐煩忍勞。」

「何以知道他有決心?」

寶雞之戰,統帥爲裴昌會,前線爲李振六十五軍,先前一日,羅列就主張撤退,我認爲他爲何不早建議,今日撤退來不及,未准許。次日匪來攻擊,三軍覆沒,李振僅得隻身過河,此事我很對他不起,但於此益見羅列有判斷、有決心,而且有計劃。」

「何以知道他有膽量?」

「大荔之戰、涇渭河谷之戰,皆是他任參謀長時之處置,而戰果輝煌如此;即西安撤退、廣元之戰也都是他指揮。」

「羅列有沒有缺點?」

「沒缺點,當時我的部隊裡最著名的將領是陳鞠旅、嚴明,而羅列與他倆齊名,人品、能力、學問又有過之。」

蔣總統又和父親談到當前檯面上的軍事首長以及澎防部的將領,父親也一一據實以告。以後談到父親內心最痛的瓦子街之戰,蔣總統問劉戡、嚴明之死如此慘烈,怎麼沒有文字記載?沒有記載就是對不起他倆;至於幾次敗仗,蔣總統問爲什麼沒有記載?不可因爲失敗了而不記載,愈失敗就愈應該記載。以後,父親在澎湖親自撰寫了〈劉戡傳〉及〈嚴明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