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來運轉》運彩報報-LPGA美國女子公開賽的五點啓示

泰國高球女將艾莉亞·茱塔努岡(Ariya Jutanugarn)。(美聯社資料照)

第76屆美國女子高爾夫公開賽將在6月3日至6日登場,美國女子公開賽是女子高爾夫五大賽中歷史最悠久的賽事,總獎金550萬美元也是最多,今年是第一次選擇在舊金山奧林匹克俱樂部舉行,而此地曾經舉辦過5次男子高爾夫美國公開賽。美國女子公開賽的官方網站在6月1日撰文統計分析近年的一些關鍵數據筆者整理如下:

1.冠軍球員數據剖析

最近15年的美國女子公開賽冠軍,都展示出她們擁有全面球技,但她們在果嶺上的光芒特別耀眼。她們的平均開球距離249.6碼排名第20,在球道上擊球率73.4%也只有24.6名,但順利攻上果嶺的成功率69.1%平均排名9.1,每一回合推杆29.3次平均排名10.4,每一回合抓3.96只小鳥老鷹則是平均排名第3。

2.總成績低於標準桿

近3年的美國女子公開賽,在至少打了8回合的59名球員當中,只有5名球員的累計成績低於標準桿,這表示她們近3年的表現持續穩定。2018年的冠軍泰國球員艾莉亞·茱塔努岡(Ariya Jutanugarn)以低於標準桿6杆的成績名列第一,2019年冠軍南韓球員李晶恩6(Jeongeun Lee6,南韓女子高爾夫同名選手太多,因此在註冊時加上編號)低於標準桿3杆排名第二。西班牙球員卡蘿塔·希甘達(Carlota Ciganda) 低於標準桿2杆,雖然她在2020年未能晉級第三回合,但2017年並列第5、2018年第3,仍屬於長期維持水準的球員。2019年並列第2的美國球員麗絲·湯普森(Lexi Thompson)和去年並列第2的南韓球員高真榮(Jin Young Ko),近3年的累計成績都是低於標準桿1杆。

3.南韓球員成績斐然

在美國女子公開賽過去10年至少完成12回合的所有球員中,平均杆數最佳的前5名球員都來自南韓,過去10年的冠軍有7次也都由南韓球員贏得。李晶恩6的平均每回合杆數爲70.94技壓羣芳。柳蕭然(So Yeon Ryu)以平均每回合杆數71.23排名第2,她是2011年的冠軍,隨後又獲得5次的前五名。緊追在後的3名球員分別是高真榮的71.31杆、2017年冠軍樸成炫(Sung Hyun Park)和兩屆冠軍樸仁妃(Inbee Park)都是71.56杆。

4.韓德森重拾好狀態

布魯姬·韓德森(Brooke Henderson)是加拿大家喻戶曉的女子高爾夫球員,2015、17和18年3度獲加拿大記者選爲年度最佳女子運動員,她在2016年的LPGA錦標賽贏得生涯首個五大賽冠軍時才18歲,但她在美國女子公開賽近5年的成績都不理想,自從2014和15年連續兩屆進入前10名後,只有2017年並列13,其餘都沒有能進入前30名。她的平均每回合杆數從14-15年的70.25杆,退步至後5年的72.94杆。去年受到疫情影響,韓德森只參加了10個比賽,最佳成績是全日空錦標賽經過延長賽後並列第2,中斷了連5年都有冠軍進帳的紀錄。不過,今年4月下旬在洛杉磯女子公開賽中,韓德森打出低標準杆16杆的好成績,以1杆優勢擊敗潔西卡·柯達(Jessica Korda),贏得近2年來的首座冠軍,很有可能在本屆比賽中反彈。

5.金阿林歷史性首冠

球迷應該都會記得去年美國女子公開賽第四回合,也是來自南韓的金阿林(A Lim Kim)在最後3洞連續博蒂,打出低標準杆4杆的67杆,從第三回合落後領先者5杆,變成以1杆優勢逆轉奪冠。金阿林在第4回合的「杆數得失值」(注)是7.79杆,是1992年以來,在美國女子公開賽最後一回合第四佳的成績。僅次於2010年同胞金鬆喜(Song Hee Kim)的8.74杆(當年她打出65杆,從37名上升至並列13)、2004年梅格·馬隆(Meg Mallon)的7.88杆(當年她打出65杆,從落後3杆的第2名逆轉奪冠)、以及2003年樸芷垠的7.85杆(當年她打出68杆,並列第10)。

注:杆數得失值(strokes gained)是高爾夫球近年來使用的一項統計數據,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馬克布羅迪在2000年所提出,比起傳統的上球道率、上果嶺率和推杆數據等,更能測量一名球員在比賽時所有球技方面的能力。有興趣可以看看美國高爾夫頻道曾經做過的影片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