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從智慧建築看蘋果造車夢(李學文)

Apple Car造車計劃中止。圖/美聯社

相信很多人都有買房的經驗。買房子你會在意什麼?面積、樓高、位置、車位、使用分區、室內格局、通風、採光、景觀、裝潢、維護情形、建商名稱、營造名稱、梯戶比例、社區鄰路情形、入住比例、公設相關、社區管理相關等等。

假設有一家世界首屈一指的智慧建築數位中控系統整合商,完全沒有營造售屋經驗,但認爲它們的服務可以協助住戶自動控制室內的溫度、溼度,可以自動開啓、關閉家中的所有電器,可以自動幫住戶訂購補足已空的冰箱,自動幫忙洗碗洗衣…,所以決定大舉投入營造業,自行推出建案賣房子,它會成功嗎?

結論大家都知道。因爲智慧中控系統只是Nice to have,並非是購屋選擇真正核心的重點。同樣的思路如果用來理解蘋果公司造車就容易多了。

2024年全球科技界最令人震驚的大事件之一,非蘋果決定放棄造車計劃莫屬。這讓產業分析師及一般人大感意料之外。猶記5年前我就在自己的社羣媒體斬釘截鐵寫出 「蘋果絕對不可能造車」,當時不少朋友對此覺得納悶或質疑。我只好繞一大圈,拿上述的購屋案例來解釋。

回顧過去,蘋果正處於完成 Apple Watch開發工作的空窗期,左思右想什麼是如此龐大集團接下來該發展的項目?當時,特斯拉的電動車發展成爲熱門議題,可能是因爲衆多人鼓譟,認爲電動車就是帶有4個輪子的iPad,以及讓人垂涎三尺的龐大汽車產業商機,再加上Google和其他矽谷公司都瞄準電動車的氛圍下,使得庫克居然如失心瘋一般,Apple Car背後的概念於焉誕生。之後,市場不斷傳言蘋果即將推出自動駕駛iCar。然而,蘋果「閉門造車」十年,負責智慧車專案的高階主管一變再變,最終以認賠百億美元收場。

全球最聰明的頭腦,居然沒有想到一個簡單的問題─無論是新能源車或是電動車,時至今日,車主購車的首要考量仍是傳統的那些選項。蘋果雖在手機領域擁有最讓人津津樂道的作業系統及數位生態系,但今日消費者們在選車時,數位相關服務或應用都仍還只是一個 Nice to have的選項。

沒有了數位中控系統,難道車子就無法上路了?沒有數位內容服務,難道車子就無法賣出?這跟數位中控系統之於購屋不啻是同一個理路。因爲有數位中控系統,所以數位服務商就可以轉身成營造商賣房、大吃四方了嗎? 同理,有Car OS,所以蘋果就可以造車賣車?如果這樣,蘋果若有House OS,蘋果的房子就可以賣遍全球?

還好庫克腦袋還沒壞盡,喊停了計劃 ,如果一意孤行,這家數位巨擘可能會因此倒下也說不一定。

庫克實在做錯太多事了。還是要重提一句,全球數位匯流經濟發展的5種漸層,依序爲網路匯流/終端匯流/數位內容及應用服務匯流/新分流/新匯流。數位終端賣不動,來到了後數位匯流期,庫克本應該選擇大舉進入下一階層─數位內容及應用軟體的破壞式創新,重新定義搜尋引擎、社羣軟體、電子商務、數位影音平臺等等,他老兄卻選擇直接略過,跑去開發新分流 Vision Pro,其失敗難道是意外?反倒是英明的微軟執行長看準了後數位匯流的方向,鑽了一個空子,以AI的角度,做了蘋果本應該做的事,微軟市值超越蘋果,變成世界第一,又豈是僥倖?

當然,我也瞭解庫克的痛點,蘋果經過這麼多年的手機販售及經營數位內容、應用軟體的生態系,他擔心大舉進入第三層次的匯流商機,可能有球員兼裁判之嫌,沒辦法,這是他這個位階的人該去面對的困境。

蘋果不是不能有造車夢,但時機未到,當自駕變成我們生活的日常,當汽車高度依賴數位相關控制,變成購車者的首選,那纔是蘋果的用武之處!那現時自駕發展如何?庫克應該最清楚。(作者爲科技媒體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