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對小英美麗的誤會(施正鋒)

蔡英文總統(資料照片,總統府提供)

第一次聽到蔡英文這個名字,是剛上臺的陳水扁打算用「各表一中」支應國民黨的「一中各表」,小英驅車總統府進諫;坊間傳聞阿扁老大不高興,「到底誰是總統?」不管真假,臺獨聯盟主席黃昭堂驚爲天人,斷定未來唯一有「才調」(能力)跟老共周旋者非她莫屬。

跑陸委會新聞的媒體朋友津津樂道,主委蔡英文相當貼心,往往會等壽星完稿下班再來慶生,即使拖稿到午夜也無妨。話又說回來,她對於報導斤斤計較、頗有磨功,媒體主管應該電話接到怕,除了澄清,還會硬拗版面;有時候明明是在報導別人,相片竟然喧賓奪主,而且顯然經過精挑細選。

第一次近身觀察,應該是李應元競選臺北市長時,一場圓山大飯店的選舉場子,除了亢奮,沒有人會認真聽臺上在講什麼。等着發言百般無聊,我一如往常拿出東西出來念,一旁的小英湊過來問道,「你在讀什麼啊?」儘管受寵若驚,無事獻殷勤,令人印象深刻。

陳水扁連任總統打算裁併陸委會爲任務編組,剛加入民進黨、擔任不分區立委的蔡英文強烈反對,我接受《聯合報》邀稿評論。次日一大早搭校車到淡水,一進入研究室就接到口氣不是很好的電話,略謂「施XX,我們一起在臺獨陣營打拚這麼久,爲何你在『匪報』修理我?」「盧」了半天,活像一隻蜜獾。

在2011年,辜寬敏辦智庫藉箸代籌,臨危受命撰寫「族羣政策白皮書」。我一向怕人多的地方,執事來電囑咐一定要參加記者會,臨陣才知道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將與會,已走避不及。她發言完畢跟大家握手致意,幸好,她在與前駐日代表許世楷握手後,就自然跳過別頭轉身,免去尷尬。

蘇貞昌擔任民進黨主席時,學者畏懼兩顆太陽、左右爲難,我當仁不讓受邀擔任智庫族羣組召集人;小英在太陽花後班師回朝,我勉爲其難留任。雖是無給職,任務是會後自掏腰包帶遠客吃路邊攤,特別是原住民與客家菁英的交流。終於爲了2016年總統大選原住民政見,兩人對坐敲定了9大項目。

在520後,小英打算於8月1日原民日道歉,派姚人多徵詢如何實踐諾言,我建議至少成立一個自治區、初步歸還局部土地及移交國家公園;他說,你也知道老闆,可否丙案有A、B版?提供場地的立委準備各種飲料,可惜磁場不合、沒有喝交杯酒。道歉文食言而肥、大量灌水,難怪小木偶鼻子變長。

立法院草擬《促轉條例》,民進黨以日本殖民爭議執意切割原民轉型正義,委員會召委說,「施老師,只要能獲得原民立委同意就放進來」,過午再議,被上頭否決;終究,設在總統府的原轉會號稱位階崇高,宛如塞在高處不勝寒的飛機貨艙。始終陷我於不義,迄今羞愧憤懣。

阿扁政府東施效顰的經發會,一開始分組就要討論決議文,後來才知道是小英主導開放8吋晶圓,前總統李登輝相當不悅。因爲「兩國論」,不管藍綠紅都公認小英是臺獨;老李說,當時憲法及國際法學者相持不下,只好另闢蹊徑找來外國媒體,原來,一切都是美麗的誤會。

(作者爲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