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跟章魚妹學生存(黑鳥麗子)

Netflix剛憑《我的章魚老師》在第93屆奧斯卡上奪下最佳紀錄片獎。(美聯社)

夏天本該泡在泳池裡,因疫情而不可能了。前兩天看了今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我的章魚老師》,享受隔着螢幕潛水的樂趣。

紀錄片主角是南非製片人佛斯特以及他在海里邂逅的章魚妹。他在海灣潛水時發現一顆黏着貝殼等雜七雜八東西的怪石,還會動,原來是隻章魚在僞裝狩獵。佛斯特立刻對這隻愛扮裝的章魚妹起了好奇心,日日追拍,爲了怕氧氣瓶的氣泡嚇到章魚與其他生物,他無氧潛水,每回下海拍兩分鐘,上來換氣,再下潛,這份用心讓他不只是個面孔模糊的外來侵入者,反而像這裡的居民,跟章魚一起漂浮在隨時可以看到鯊、小魚、螃蟹、陽隧足、龍蝦的海底森林裡。

佛斯特拍片數十年,這兩年身心狀況不良,長期失眠與壓力讓他崩潰,看到攝影機、剪接機就反胃,事業與人生都邁入荒漠。但眼前這隻章魚太有趣了,突破他的憂鬱盔甲,讓他願意拿起器材,重新「下海」記錄眼前的世界,甚至讓他運用以前拍喀拉哈里沙漠,跟布希曼人(非洲賣座片《上帝也瘋狂》男主角歷蘇的族人)所學到的追蹤技巧,觀察細微生物痕跡來追蹤在海底失蹤的章魚。這一連串改變更新他的世界,連原本關係疏離的青春期兒子都願意跟着他進入大海,共享這個神秘又有趣的世界。

本片不像湯姆.漢克斯的《浩劫重生》那麼孤寂,但精神上有異曲同工之妙。《浩劫重生》裡的湯姆.漢克斯獨自在荒島上,一顆排球成爲他的心靈朋友;《我的章魚老師》裡製片人與章魚妹之間本來是單行道,沒想到章魚不只會扮裝、會變形,還慢慢認出製片人,甚至主動伸出觸手摸他的手、輕撫他的臉龐,也撫慰他的心靈。這跨越物種的溝通鼓舞製片人,讓他有勇氣再與世界連結。

片中最讓人驚恐的是宿敵惡鯊一口咬掉章魚妹的一隻觸手,讓製片人看得萬分痛苦,但還是謹守紀錄片的倫理,沒有涉入。可怕的撕裂傷造成章魚妹全身泛白、幾乎不能存活,但在絕望的谷底,終於看到傷口新生小小觸手,成爲倖存者的光榮標誌。

章魚妹與製片人的相遇是趟驚奇旅程,當世俗化的人類在戰場上搏鬥落敗、失去生存活力,章魚妹用自己的一生展示積極的求生意志。就算獵捕失敗,牠也不會因爲「有人不高興」就放棄,小章魚換策略、利用地形地物繼續出擊,因爲牠必須活下去!爲了活下去,每一次挫敗都成爲牠的學習指南,讓牠可以掌握狩獵技巧。柔軟的章魚甚至能夠計算出硬殼上最適合的穿刺點,利用身體裡的尖銳小硬刺,一舉刺穿龍蝦、貝類,真做到以柔克剛。

有人問製片人,爲何每天都去同一個地方,製片人說,這樣才能看到每一天的細微改變。非常美的歷程。本以爲我們只是觀察着海里的一隻小章魚,沒想到,章魚帶我們看到整片海洋,也教會我們如何在激烈的人生巨浪中生存下去。

(作者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