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金磚峰會擴容 挑戰美國霸權(潘華生)

金磚國家以大陸爲首,明年將納入6個新成員國。(圖/美聯社)

金磚國家峰會24日閉幕,本次峰會有兩件最值得注目的發展,值得我們後續注意。

第一件具體的成果是「金磚擴容」。近期西方媒體曾密集報導印度、巴西兩國反對金磚擴容。因爲巴西不希望被認爲金磚國家組織成爲對抗美歐的力量;近期美國進行軍售印尼,互動密切,所以印尼暫未提交申請。印度反對中國主導的擴容,這會讓親中的成員國在數量上佔據多數,成爲中國主導金磚集團。

但印度總理莫迪表態支持擴容,並宣稱:「擴容會強化多極世界秩序的信念。」巴西總統魯拉也發言支持:「許多國家有興趣加入金磚國家,顯示追求新世界經濟秩序有多麼迫切。」最終阿根廷、埃及、衣索比亞、伊朗、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6國加入金磚國家。

第二件具體的成果是「本幣結算」的推進。本幣結算先前已有國家進行嘗試,但2022年之後纔開始進入爆發期。今年的金磚國家峰會重點即在如何降低對美元依賴的風險。

衆所周知,美元的世界交易貨幣壟斷地位是美國霸權的重要支撐,美元的獨特地位讓美國可以輕易地購買全世界的生產力,政府幾乎可以無限制舉債救市或刺激經濟,只要聯準會能夠繼續發行美債或擴大供應貨幣。美國還可以把美元武器化針對敵對國家,例如把美元交易系統SWIFT當成武器去制裁伊朗與俄羅斯。

俄烏戰爭是本幣結算的重要里程碑。由於美元不再中立,開始武器化的結果自然會使得非美國盟國的國家開始警覺要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此外,俄烏戰爭也推高了基本金屬、糧食與燃料的全球價格,再加上美國與中國長期貿易戰,以及長期的過度量化寬鬆與缺乏財政紀律等因素,導致美國通貨膨脹急劇升高。

2022年3月起,美國訂了自己控制通膨的目標,開始激進的升息進程,自聯準會激進加息以來,利差擴大使得其他國家央行被迫提高利率,以防本幣大幅貶值與外匯流出,給發展中國家帶來了巨大的金融與經濟風險。

例如在中國經濟疲軟,必須降息寬鬆、刺激經濟之際,美國反向升息導致陸港資金外逃,中國房地產爆雷也多從地產公司的美元債券違約開始。華爾街著名大鱷Cathie Wood就公開表示,美國持續加息的目的不再是壓制CPI,而是爲了打爆中國。

再以金磚新會員國埃及爲例,埃及人口破億、耕地狹小,必須進口大量糧食,美國反向升息導致外匯短缺與匯率大跌50%,使進口受到嚴重抑制。供需失衡與貨幣貶值產生嚴重的通膨與社會騷動。這也是斯里蘭卡破產的劇本。在金融動盪不安之際,本幣交易成了這些國家的避風港。埃及的「去美元」也是「去風險」,與中國、俄羅斯和印度等金磚國家使用本幣結算貿易,可避免國家重大的經濟危機。

目前本幣結算以金磚國家與東南亞國協等爲核心,加上新加入會員的中東產油國、上合組織成員、泛非洲支付系統成員、南美的巴西與阿根廷等,等於是南方世界都已經開始實行「去美元」且對自己有利的本幣結算。中俄、印俄及印度與中東產油國的能源交易也以本幣結算進行多元支付,等於是美元支柱之一的石油美元體系開始瓦解。

金磚峰會有69位各國元首參加,盛況空前,擴容增強了金磚集團的影響力。印度與巴西有關「多極世界秩序」或「新世界經濟秩序」的發言,當然是針對目前美國的單極世界霸權,這顯然是現階段中國外交難得的勝利。

閉幕的共同宣言強調繼續推進金磚國家本幣合作、支付工具和平臺的研究,將使本幣結算更容易繼續推動。雖然與美國貿易戰仍在繼續,但中國仍穩居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只要繼續推進支付系統的多元發展,其實不需要去直接挑戰美國或美元的霸權,只需靜待旁觀。因爲只要有足夠的誘因可以調動更多的國家轉向,「固若金湯」的美元或美國霸權堡壘也會逐漸地坍塌。

(作者爲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