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去理解自己不喜歡的人(黑鳥麗子)

12歲林品彤在電影《小曉》裡表現精采,一舉奪下金馬影后。(CATCHPLAY提供)

兒子班上原本已經有3位同學過動,今年又來了一位過動症的轉學生,班上經常亂糟糟,經常聽到轉學生讓誰受傷見血,對哪幾位老師嗆聲的消息,感覺全班都因爲這個孩子格外不得安寧。看完電影《小曉》之後,才明白我對過動症孩子的人生確實一無所知。

《小曉》描述5年級的小曉(林品彤飾)是個過動兒,上課時會旁若無人地打遊戲,保羅老師(劉俊謙飾)與同學都很有默契地視而不見,可是突然的颱風假讓小曉失控,她尾隨老師,卻看到媽媽(陳意涵飾)的秘密。老師情商高,能接住小曉的情緒,也能關懷無助的媽媽、安撫班上其他不滿的學生與家長,當小曉在學校遇到願意跟她好好講話的同學,人際關係似乎開始好轉,她開始期待在國外的爸爸可以回來,只是爸爸如果回來,那老師怎麼辦?這時另一場颱風過境,三人世界陷入風雨飄搖。

就算觀衆一開始不知道林品彤飾演的小曉是過動兒,導演隨後以幾個鏡頭讓觀衆辨認出她的「異常」。她不安,可是全班師生對她的異常視若無睹,更讓人不安;媽媽面對她的失控習得無助、無能爲力,笑容在這個家裡近乎絕跡,可是當老師讓小曉笑了,媽媽卻起了嫉妒心,這就是人性,複雜矛盾卻真實的人性。

小曉的角色很立體,我們看着她把漂亮的蛋糕戳得體無完膚,就像把有品味、有着無敵海景的客廳弄得面目全非,把原本高雅的音樂家媽媽逼到不敢承認自己曾經當過老師。但這樣的小曉本質敏感又直接,被苛責的當下還不忘幫老師送上遺落的眼鏡,她嘴硬心硬,是因爲知道班上沒人會站在她這邊,很多事情沒說出口,高明的劇本卻讓觀衆都感覺到了。

陳意涵、劉俊謙與「最年輕的金馬影后」林品彤的演出,讓電影散發着光芒,更感動於導演靳家驊的企圖心,裡面沒有人是壞人,但也沒有「完人」,方方面面各種角度呈現出不同角色的立場,用宏觀的角度顯微出小曉的世界,因爲小曉不是少數。

根據統計,約有7%的兒童屬於過動,小曉其實就在我們身邊,他們正真實而惶恐地面對他們的未來人生。在看電影之前,我看到的面向是過動兒控制不住自己,頻頻傷害身邊人,讓身邊人受苦了;可是電影裡小曉媽媽那句,「老師看不到你滿身的瘀青嗎?」才知道這是個惡性循環,正是因爲他們不好相處,同學們排擠他們,讓他們更焦慮而且更難相處,但誰能有智慧冷靜下來,願意「去理解自己不喜歡的人」呢?

難怪天才小影后林品彤得獎的感言會說,「想跟與小曉一樣特別的人說,繼續加油、保持善良、事情會越來越好的!」我想我會帶着兒子再看一次電影,希望他也能透過這部片,理解過動兒的世界。

(作者爲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