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認知戰 作賊喊抓賊(陳國祥)

亞洲週刊綠營防疫破功8宗罪民進黨反控認知戰打擊我方。(圖/取自民進黨臉書)

臺灣防疫作戰上半場卓然有成,政府及民進黨人飄飄若仙,積極進行大內宣與大外宣自我頌揚,在認知作戰上取得豐碩成果。在此同時,民進黨政府、中央黨部及其統領的網軍,裡裡外外、上上下下有志一同,不斷撻伐中共對臺發動連綿不絕的認知作戰,同時大扣紅帽,把許多對其不友善的媒體評論者框定爲配合中共認知作戰的同夥

1年來西方國家媒體多對臺灣讚譽有加,「防疫資優生」的美名響徹國內外。中央社爲此特別製造了世界地圖,標出不同國家媒體如何「借鑑臺灣」,聲稱臺灣「武漢肺炎」防疫全球矚目。如今病毒大爆發,風雲變色,西方媒體跟着變臉,紛紛以令臺灣人難堪的觀點字眼論述臺灣防疫潰堤慘象與原因。

中央社變得一字不報,反過來批判以分析性報導方式呈現臺灣「防疫八宗罪」的《亞洲週刊》,指其「以認知戰,打擊臺灣防疫士氣」,隨手扣上「共產黨宣傳工具」的紅帽子,是在協助中共對臺進行認知作戰。更引人注目的是,這些對《亞洲週刊》的指控的發言主體全部都是民進黨,甘願將國際通訊社降格爲民進黨的傳聲筒

如果境外媒體對臺灣施政負面報導就是配合中共對臺進行認知作戰,那麼,衆多西方外國媒體類似的報導與論述是否也是中共大外宣的「喉舌角色」?CNN率先把臺灣的「成功故事」認定爲「過去式」,發專文把臺灣防線潰堤的主因歸爲「高度自滿」、沉醉在「全球最成功」的成就中,英國BBC的報導也循「自滿」主軸開展。《紐約時報》以「這一天遲早會來」形容臺灣因諸多疏漏而造成疫情大爆法;德國之聲訪問美國專家,指臺灣防線脆弱,面對疫情失控只有封城一途。路透社質疑臺灣「校正迴歸」的做法有淡化疫情之嫌。美國的《時代雜誌》更直接以「虛假安全感」爲標題。如此這般的負面報導比起《亞洲週刊》不遑多讓。但是,國內受其掌控或是自願歸順的媒體及評論者對這些不屑一顧,反而仍在對異議者進行排山倒海的攻訐

在民進黨高超的認知作戰能力之下,臺灣民衆經年累月在吃「精神鴉片」,忘乎一個健全的民主社會就是需要多元化的媒體結構,各自從不同角度與觀點報導公共事務,以助民衆能耳聰目明地擔當國家主人翁角色;民主社會需要分歧的意見與主張相激相蕩,讓人民沉浸在意見的自由市場中,經過比較與深思之後形成理性的民意。爲了爭取民意,政黨進行認知作戰無可厚非,但執政者如果逞其威權法力進行全方位的認知作戰,不但強挪國家資源爲己用,指揮與獎賞所轄部隊,而且懲處認知作戰中的對手,甚至關閉異議媒體,則必然惡化朝野政黨之間戰力的更加不對稱,從而抑制人民對公共事務的完整正確認知,將人民變成順從者而弱化其遂行「民治」的能力。

這正是民進黨政府及其附從者設定的目標與作戰方式,所以致力於將所有類型的媒體成爲其認知作戰的部隊,時時事事都以操弄人民的認知爲主要目標。於是乎,國家通訊社扮演政黨文宣部角色,傳統媒體泰半改姓爲「黨」,網軍橫行肆虐。在認知作戰的戰場上,執政當局作賊神勇,更神的是抓賊之聲還喊得震天價響。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