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真假中華民國 在此一戰(張景爲)

蔡英文總統(右)1日在副總統賴清德(左)陪同下在總統府發表「2024新年談話」。媒體人張禹瑄解讀,賴清德像小學生「聽訓」罰站,遭當面洗臉,太粗暴了!(趙雙傑攝)

蔡英文總統在2024年伊始發表任內最後一次元旦文告,並接受了媒體的提問;微妙且令人尷尬的是,原本洋洋灑灑表彰自己8年治國的功績,並未成爲現場設定與引起討論的主題,反倒是爲化解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在總統候選人辯論會的「中華民國(憲法)災難」說,果然成爲持續發酵的焦點。

蔡總統在主場上表示,若要說這8年來的關鍵字,她會說是「世界」,而「世界」的關鍵字裡,一定會有「臺灣」;並自評是「最會還債的政府」,8年來還債9千億,維持兩岸和平、穩定國際共識,「我留下了一個世界的臺灣。」蔡的自詡,在綠營支持者聽來或許沒有問題,但看在許多非綠營與中低階層庶民眼中,卻彷彿是活在平行時空中的自我感覺良好。

這8年來世界的確頻頻看見臺灣,但究竟是看見一個和平繁榮的臺灣?還是外媒報導的「地表最危險的地方」?蔡政府是最會還債,還是留下鉅額債留子孫的隱形炸彈?臺灣的國際局面是越走越寬,還是連斷9個邦交國、一個國際組織也進不去?兩岸是穩定交流,還是兵兇戰危?持續維持近6成期望政黨輪替的民意,早就給了最真實的答案。

然而記者會的附場終究成了主角,蔡英文緩頰修飾說,「中華民國憲法不是風險,是跟九二共識相連結纔是風險」,這是否能有效爲賴清德「消獨」還有待觀察。因爲「九二共識」原本就是「沒有共識的共識」,是兩岸各自保留闡述空間的「創造性模糊」,連馬英九都在大陸公開宣示過「一箇中國,各自表述」,我方主張的一中是中華民國從未改變,國民黨更是從未接受過「一國兩制」。

而賴清德說他是口誤,他說的災難是《中華民國憲法》,不是中華民國;但這個「澄清」卻是越說越渾濁,因爲憲法與國家本就是一體兩面,這一扯又把憲法也扯進來。說穿了,賴不過是剛好不小心說出了他心裡的話。其實賴是不是臺獨,大家心裡有數,選民都知道、美國也知道,就看大家要不要自欺欺人,只要賴不再明說、好好掩飾,大家也就互相給個面子、暫時不予深究。難怪民衆黨總統候選人柯文哲會被氣得說,最看不起賴這種既做不到,一到選舉就不敢說的「務實的臺獨工作者」。

整場記者會,賴清德就像犯了錯的孩子,只能腆着臉、想說又不能說地乖乖聽着蔡英文的闡釋與教訓。其實這次「口誤」對賴最傷的是,之前好不容易把他的臺獨色彩從美國與選民眼中淡化下來,但碰上選戰,統獨議題更易被激化檢驗,這一來,又把之前的瘡疤掀開讓大家重新看到。

民進黨這次想打「抗中保臺」牌,因爲缺乏外在大環境的配合,始終難以操作生效,而到了選戰最後關頭,竟然又出現賴清德這樣的失誤,這是藍營的反攻契機。而從國民黨這兩天的文宣攻勢可看出,「真假中華民國」保衛戰將是最後決戰的關鍵。

(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