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中美關係惡化 布林肯無解(石齊平)

美媒報導布林肯(Antony Blinken)近期訪中。(圖/美聯社)

美國媒體盛傳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於近日訪華,若消息確實,將成爲2018年以來美國訪華的最高層官員,惟美國國務院和中國外交部均未確定此行。

當前的中美關係堪稱是自1979年雙方建交迄今40多年來前所未見的低潮,有多低,不誇張地說,已低到正接近戰爭邊緣。上週,我曾列舉了季辛吉,馬斯克和巴菲特3位頂尖聰明人士對臺海局勢的高度擔憂,季辛吉罕見鬆口,認爲中美有發生衝突的可能,他還表示「臺灣問題已無解」;馬斯克也說,臺海衝突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他不會是唯一承擔後果的人,特斯拉和蘋果均會捲入衝突與困境,全球經濟也將受到30%程度的打擊。至於股神巴菲特,已於不久前出清手中所有臺積電的股票。如今,我想再多介紹一位。

掌握1240億美元財富的對衝基金橋水創辦人達利歐,最近對中國進行了兩次訪問,持續了約兩週時間,與不同背景的人進行交談,並參加了一系列會議,集中關注在中美關係究竟怎麼了?及兩國關係將怎樣影響國際局勢?最終總結出了這樣的判斷:美國和中國正處於戰爭邊緣,並且已超出了可以談判的能力。

達利歐做出研判的依據是:一、雙方已無比接近對方的紅線;二、雙方都在冒着越過對方紅線的風險,而採用只在迫使對方讓步的邊緣性政策;三、政治因素可能會導致雙方在未來18個月內採取更加激進的邊緣性政策。

「18個月」,這和我上篇評論中所提出的警告時間一模一樣,分析的邏輯也同樣是美國國會兩黨在明年11月美國大選前必將上演的反華惡鬥,此等惡鬥很容易讓美方在幾乎不自覺地情況下踩到或越過中方的紅線,從而使目前已處於戰爭邊緣的中美兩強爆發衝突。新加坡副總理黃循財也預見到了此等危機,並以「夢遊式」地走向衝突加以形容。

除了形勢益趨緊張危險外,達利歐的另一觀察與研判更值得關注,也即是他說的「雙方已超出可以談判的能力」。達利歐指出,目前美中兩國之間任何關於重大事項的討論已成爲雙方相互指責的平臺。這些對話,只會加劇關係惡化而非帶來改善,因此進行對話比避免對話更加糟糕。據此以觀布林肯可能的訪華之行,各方不宜樂觀,甚至還需警惕。

對於這個一觸即發的戰爭,達利歐建議有關方應嘗試達成一些協議,以遏制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比如雙方不會在對方領土上作戰,雙方不使用核武器、網絡及空間武器等。當然達利歐也承認,這些約束未必一定獲得遵守。

最後,如果真的爆發了衝突,會是什麼樣呢?達利歐的分析,最輕微的後果是給美國、中國和世界帶來嚴重的經濟危機和金融危機,一如馬斯克最擔憂的,更嚴重的後果則是軍事戰爭。在這裡,我可能有比達利歐更大的擔憂,俄烏兩國間的戰爭已把北約及一衆西方國家捲入了進去,中美果真在臺海爆發衝突,也很難想像衝突僅侷限於中美之間,一旦連動起來,那就真的是難以想像的情況了。

(作者爲鳳凰衛視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