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Z世代的選票流向(楊方儒)

年底九合一選舉合併18歲公民權修憲案複決投票,國民黨啓動「青年挺18戰隊」大串聯宣講,盼催出965萬張同意票。(周志豪攝)

九合一大選終點線就在眼前,六都與縣市長候選人們,該如何贏得40歲以下的年輕選民青睞?更不用說,如果「18歲公民權」跨越965萬張同意票的公民複決高門檻,未來Z世代的選票流向,更將主導每一場選戰的最終結局。

不論是2018年韓國瑜在高雄市長選戰喊出「北漂」訴求,到2020年蔡英文總統收割「守護香港」的抗中大勢,他們真的都贏得了年輕世代的選票!至於臺灣民調基金會的調查中,民衆黨最新支持度衝上20.9%,已躍居第二大黨,把國民黨的15.4%遠遠甩在後頭,逼近民進黨的22.4%,也同樣反映了青年勢力擡頭。

爲了爭取年輕選票,74歲的臺南市長候選人林義豐不只會辦電音趴,就連競選總部成立,也請到全臺最美DJ與辣妹女團表演,從不找政治大咖站臺。尋求連任的臺南市長黃偉哲不甘示弱,最近也在臉書放上年輕帥照供網友圍觀,還自嘲現在已「面目全非」。

44歲的臺北市長候選人蔣萬安,跟法國總統馬克宏年齡相仿,顏值都高,比起兩位對手陳時中與黃珊珊,在拉攏年輕選票上有先天優勢。不過,受限於國民黨在40歲以下的年輕人支持率只有個位數,蔣萬安也準備在選戰最後關頭拉尾盤,將在10月5日舉辦《賦能臺北 創新未來》揭櫫首都潮流科技文化願景論壇,主打科技新創與潮流文創等年輕人關注的議題。

「選人不選黨」早已是臺北市的選舉常態,超過5成的中間選民,政黨支持傾向都很模糊。如果我們比喻政黨是「品牌」,候選人是「產品」,臺北市肯定是最強調「產品力」的選區,「品牌力」的影響程度持續下降,直接影響三腳督戰局。

大家都知道,國民黨是百年老店,品牌形象越來越固化與僵化,對於年輕選民來說,老品牌距離遠,甚至有着天生的反感,如果不「從心」擦亮招牌,就算推出再好的產品,也還是很容易被品牌拖累。反過來說,蔡英文6年多來的完全執政,可能會成爲兩面刃,如果「討厭民進黨」聲浪再起,且在臺北市與桃園市無法突圍,一手主導縣市首長提名的蔡英文,最後一年任期勢將跛腳。

走出臺北天龍國,在新北與中南部,傳統藍綠地方結構仍強。沒有陸戰基層實力的候選人,也只能從空戰出發,懂得掌握流量密碼是第一步,更要能夠把網路平臺聲量轉化成選票。年輕人確實都不喜歡說教,厚重的政策論述在政壇也越來越不需要,能夠拍照打卡的建築地景,相信是各縣市候選人的一致政見。

只不過,媒體與網路空戰比例越高,操作就要越辛辣,抹黑爆料當然不能少!候選人們最後贏得的,只是選民們的「感覺」,感覺好就投,感覺不好就不投。

選民們的投票意向,如果只憑感覺,卻不用腦深思,最後還是換來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只懂得選民感覺的政客們,用運氣上了臺,卻因實力下了臺,這也是臺灣政治的日常。

(作者爲鍶科技暨幣特財經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