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去的京華煙雲 四合院改造的N種可能

很難說當我們提起北京時,到底是指的那個有“大褲衩”、國貿三期的新北京,還是由那些蜷縮在二環內破敗不堪的衚衕組成的老北京。城市化進程的加劇、外來人口的激增,都給這個城市帶來了不小的壓力,象徵着權利與富貴的老四合院已經變成了羣居大雜院。好在還有那麼一些人,帶着對歷史與建築的崇尚,將四合院重新改造成不同的空間,也幫我們拾回失落的四合院情結

四合院酒店

喧囂到此爲止——樂在·南鑼精品酒店

關鍵字:建築設計、鬧中取靜、新中式、十二節氣春夏秋冬

在北京居住的人大概對南鑼鼓巷有許多新仇舊恨——自拍的遊客、坑爹的小吃俗氣音樂、永遠走不到盡頭的巷子……不過當你無意拐進其中的一些小巷子立馬就有一種偏安一隅的舒適感,喧囂到此爲止。

樂在·南鑼就在毗鄰南鑼鼓巷的沙井衚衕裡,這是一個由三進院改造成的精品酒店,不是星級酒店,但無論從建築格局或是設計概念來講,遠遠比星級酒店值得回味深遠。樂在的合夥人Tina與Peter,一個是位高祿厚女強人,一個是收老房子遊俠,因爲抗拒酒店帶來的孤獨感,設想有一個舒適得像家的地方,於是一拍即合誕生了樂在。

樂在的設計大氣舒適是給人的一般印象客房區位於春夏秋冬四個獨門小院中,共有十二間客房,每間客房均取名於中國的傳統節氣,間間不同,各自精彩設計師的一些小心思也常常會帶來特別的情趣,比如白露房的院子有一顆棗樹,白露時節正好是棗紅的時候,頂樓的露臺上放了一張大躺牀,從樓梯上到露臺可以摘到沁甜的鮮棗。這就是Tina心中的“超越睡眠空間概念的酒店”。

四合院酒吧

殺出個黎明——DDC

關鍵字:音樂、展覽、電影、精釀啤酒、livehouse、創意市集

這個在圈子裡被叫做DDC的酒吧,有一個更美的中文名字——黃昏黎明俱樂部(Dusk Dawn Club),老闆張錦燦是個昆汀·塔倫蒂諾的狂熱粉絲,名字靈感就取自昆汀的一部喪屍電影《殺出個黎明》(From Dusk Till Dawn)。

這個由一個新建四合院改造成的場所開業不到一年就聚集了大量的人氣,最近被英文雜誌City Weekend評爲最佳音樂酒吧,但顯然這個前江湖酒吧的合夥人並不滿足於酒吧概念,張錦燦從江湖出走之後,把空間和思維上的侷限拆掉,他想要做的是一個更多元的——不僅僅是音樂類型上的多元,也是整個文化空間的延展。他懂得如何利用互聯網營銷,也積極挖掘和扶持新的樂隊,對於中國的獨立音樂環境保持着樂觀的態度。

幾乎你能想到的所有青年文化活動都在DDC的未來計劃裡,從音樂到當代藝術、從攝影影視,DDC的口號就是“給你想要的一切”。在中國獨立音樂運營市場化之後,酒吧的運營也逐漸的規範化。張錦燦把DDC以一個文化公司來運營,帶領着一幫“文藝精英”在黃昏恭候,並且殺向黎明。

他們說:“我們愛夠了我們自己,我們要一樣地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