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煙雨一朵雲 去桂林不可錯過的景點

一抹煙雨,一朵雲,一江灕江水,一曲桂山歌……桂林,一座桂北小城,這裡有金碧輝煌的日月雙塔,這裡有驚豔的煙雨灕江,這裡有燈紅酒綠、充滿魅惑西街,這裡有江南氣質的靈渠水街,這裡還有壯闊雲上的田園分光……無論是哪一處景色,都是那樣動人。跟着我們一起去桂林,感受這座她的魅力吧!

兩江四湖登日月雙塔

日月雙塔夜景

如果說兩江四湖的城市名片,那麼矗立在杉湖上的日月雙塔便是兩江四湖的名片。日月雙塔日塔創下了三項世界之最--世界上最高的銅塔,世界上最高的銅質建築物,世界上最高的水中塔。走進日塔塔內,你會發現銅塔所有構件如塔什、瓦面、翹角、門拱、雀替、門窗、柱樑、天面、地面完全由銅壁畫裝飾,雙塔的四周、內牆、門窗等處都繪滿了五彩繽紛的圖案,顏色主要以黃、綠、白、藍、黑爲主。這些壁畫主要反映了桂北文化,圖案以各種花草植物和‘瑤王印’爲主,體現了少數民族追求精美生活的文化特徵。

湖底隧道(圖/MF閉一隻眼)

下了日塔,穿過10米長的湖底隧道可以到達月塔。隧道出奇的美麗,兩側都是蓮花燈,陳設着許多唐代的佛像,通過拱形玻璃,可以看到頭頂上和兩側的鰱魚、鯉魚、花斑魚……它們在湖底悠閒自得地生活。走進這裡彷彿進入了唯美的佛教世界。月塔爲琉璃塔,高35米,共7層。內部構造和日塔相差無幾,塔內都是斑斕的壁畫。登上月塔的最高層,從塔頂俯瞰,桂林城秀美的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讓人心曠神怡。

象鼻山

五彩象山

象山又名象鼻山,因其山形酷似一頭駐足灕江臨流飲水的大象而得名,它被譽爲桂林的城徽。 白天可以遊覽象山公園,看開闊的灕江,巨象靜靜地佇立在灕江邊上。在陽光的照耀下,灕江上上閃爍着粼粼波光。而象山前部的水月洞,彎如滿月,穿透山體。清碧的江水從洞中穿鼻而過,洞影倒映江面,構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觀,“象山水月”因之成爲桂林山水一絕。

象山傳奇

夜裡象山會上演一場驚豔的燈光幻彩大戲——《象山傳奇》,它一種全新旅遊概念產品,以桂林山水靈魂——象鼻山爲載體,用全新的科技手段和文化創意,營造了一個與白天景緻完全不同,這無疑是除了夜遊兩江四湖外體驗桂林絢麗夜景的另一個最佳選擇。《象山傳奇》分爲四個篇章(四個遊覽區),遠古桂林、神秘象寨、幻影劇場、神象傳說。在千古風雨侵襲的象山山壁上,流淌了萬年的灕江水,山體激光營造出一幅幅精彩的畫面,訴說着神象的前世今生,演繹着象山水月的新傳說,它賦予了這座傳奇之山新的生命與色彩。

靖江王城

靖江王城(圖/疏布侍郎)

透過蒼虯老樹層層疊疊的綠葉,吹拂在臉上的風帶來陽光的芬芳,似乎也帶着歲月的滄桑,恍然間,歷史與現實,只有一牆之隔。王城有承運門、承運殿、寢宮,左建宗廟,右築社壇,亭臺閣軒,堂室樓榭,無所不備,紅牆黃瓦,雲階玉壁,輝煌壯觀。靖江王府按照朝廷對藩王府所作的規定構築,其主要建築前爲承遠門,中爲承運殿,後爲寢宮,最後是御苑。

沿着古老的青石板路踏進這些古建築就像翻開一部久遠的靖江春秋歷史畫卷,濃墨重彩畫不盡十一代十四位王朝代更迭的繁華與衰謝;又像是冥冥中傳來一曲悠遠的鐘聲,餘音嫋嫋道不盡曾經滄海難爲水的動人傳說……走着走着你會看到傲然挺立的獨秀峰,次山山體扁圓,東西寬,端莊雄偉,南北窄,峭拔峻秀峰壁摩崖石刻星羅棋佈,縱橫出世,“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千古名言就出自於此。登上獨秀峰可以360度全景俯瞰桂林城,攬盡衆山環拱,羣山朝拜之王者氣象。

去桂林不可錯過的景點之灕江

自古以來,“桂林山水甲天下”誇的就是桂林的灕江山水。灕江上煙波浩渺,羣山若隱若現,浮雲穿行於奇峰之間,若有雨,那雨幕就似輕紗籠罩在江山之上,活像一幅千姿百態的潑墨山水畫,當你泛舟漫遊灕江時,會感覺自己就置身在這畫卷中,好山好水目不暇接。

黃布

黃布倒影(圖/桂林旅遊局)

攝影的人喜歡在這裡晨拍黃布倒影,黃布灘有兩個出名的地方:一、它是20元人民幣背景取材地;二、這裡的黃布倒影非常美。晨曦,一抹朝霞在尖尖的羣山頂上開始暈開來。一會兒,朝陽冒出了圓圓的腦袋,山間開始有了光線。再過一會,太陽露出了大半張臉,此時的太陽並無白天的耀眼,金黃的陽光,照着江面上,彷彿鍍上了一層金。不久,太陽就整個兒跳出了羣峰的懷抱,升上了天空。此時,清晨的山風掠過江面,帶着山林和灕江的味道吹拂在臉上,好生舒服。

其實黃布倒影與九馬畫山相距不遠,遊客竹筏在江中多不可見。一來是需在稍高的地方俯視才能看出倒影效果;二來竹筏和船掀起的波瀾衝破瞭如鏡江面,無法看見倒影;三來需在上午,下午光線轉向直射山峰則無倒影。黃布倒影是灕江中最早吸引攝影人的景點,據說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黃布倒影照片是在二十世紀初的清末,由外國人拍的。百餘年來這個景點謀殺掉的膠片沒敢說可繞地球一圈,最起碼也快有灕江那麼長了。好在風光攝影常攝常新,同一景點不同時段拍出來的照片都不一樣。這就是風光攝影的魅力所在。

興坪

興平漁村(圖/辣筆老新labilaoxin)

興平漁村是個大名鼎鼎的地方,因爲這個灕江邊的小山村曾經有世界上兩位總統到此訪問過。一位是孫中山先生,1921年10月他曾在這裡住過一宿。另一位是美國總統克林頓,1998年7月克林頓曾帶全家人來漁村一遊。克林頓的到訪使得漁村名聲大振,現在到漁村要對遊人收門票的,一人五元。漁村很像是個城堡,從大門進去後,你可看到村內全是一幢幢的青磚建造的大宅院,院內雕樑畫棟,木雕、磚雕比比皆是。

漁村已有400多年曆史,經過幾百年的風雨侵蝕,如今,不少的宅院已經破敗。令人唏噓感嘆!參觀克林頓參觀過的一戶人家,這戶人家門窗都雕花刻着字,從雕刻工藝來看,他們在以前一定是個大戶。堂屋裡擺滿了克林頓來訪時的照片,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坐坐克林頓坐過的椅子。若爬上了老鄉家的房頂,在樓頂上拍整個漁村,視野特別開闊。這些老房子看着那麼古樸、耐看。

興坪古鎮(圖/MF閉一隻眼)

走過漁村還可以去造訪興坪古鎮,這裡依山傍水,風景薈萃,其實灕江的景點精華不在桂林而是大部分在興坪境內。青石板路,狹窄的巷子,陳舊的房子,跟普通的古鎮沒什麼區別,巷子裡擺滿了小攤,很多銀器首飾,還有小玩意,我邊走邊欣賞邊拍。現在尚有衆多的文物古蹟,主要集中在圩上的古街及興坪漁村。該區域西臨灕江,北接景點小河背、童子山,東南爲古熙平縣治遺址獅子旦和五指山、天水寨,面積4.5公頃。這裡的古橋、古渡、古亭、古戲臺、古廟、古寨、古樹和古村落建築羣,比較完整地保持了原有的歷史環境風貌,身臨其境,仍可領略“老街長長,古巷深深”的意趣。

再有歷史和故事的古鎮,不去考究終歸是平常。走進古鎮,質樸、悠遠的氣息迎面撲來,街道兩旁分佈着唐宋戲臺、明清建築、熙平縣遺址、神廟廢墟,至今猶存。古鎮的老建築多爲磚瓦結構,大部分保存完好。一些老房子牆頭的花紋依稀可見,不知道經歷了多少年的風吹雨打了。

陽朔西街

陽朔西街(圖/米藍)

在西街口就可以看到了無數擺小攤的商販,小攤上擺的全是色彩斑斕,奪人眼目的小玩意,什麼手鐲、手鍊、髮卡、項鍊……這樣的步行街極其適合女人逛的,牽着孩子,好看的不好看的都看看,喜歡的不喜歡的都捏捏,適用的不適用的都買買(因爲價格不高),悠哉遊哉,樂趣無窮。在西街,你會看到成羣的老外和中國人。西街上有許許多多酒吧、咖啡吧和酒店,比較聞名的有地球村,原始人、丁丁、馬可波羅等等。還有不少各具特色的店子,比如民族工藝坊、西街往事、張飛牛肉、桂香坊、天竺坊、西街木雕手工坊等等。幾乎每家店鋪都有中英文對照的招牌。每家的店員都能說一些常用的英語,招呼客人,介紹商品,忙而不亂。在西街,你能感受小城的慢時光,這裡是揹包客的天堂。

興安

興安縣,一個特別地小縣城,這裡的故事很多很多,這片兩次改寫中國歷史的神奇土地,有在秦始皇時期統一中國的歷史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古靈渠,有華南第一高峰貓兒山,有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有現代化的旅遊項目樂滿地……興安的古橋流水、古巷幽深、古物薈萃,令人着迷。沿着青石板和鵝卵石鋪就的路,穿過三進五進幽深的暗宅院落,撫摸着木質門框上精美古樸的雕花,一不小心就走入了一個塵封已久的千年歲月。

靈渠

靈渠

靈渠也叫興安運河或湘桂運河,由於是在秦朝開鑿的,又叫秦鑿河。靈渠長約30多公里,寬約5米,開鑿靈渠,先在湘江中用石堤築成分水鏵嘴以其大小和天平,把湘江隔斷。在鏵嘴前開南北兩條水渠,北渠仍通湘江,南渠就是靈渠,和灕江相通。湘江上游,海陽河流來的水被鏵嘴一分爲二,分別流入南渠和北渠,這樣就連接了湘江和灕江。鏵嘴類似都江堰的魚嘴。當海陽河流來的水大時,靈渠可以通過大小,天平等溢洪通,把洪水排泄到湘江故道去,保證了運河的安全。靈渠選擇在湘江和灕江相距很近的地段,這裡水位相差不大,並且使運河路線迂迴,來降低河牀比降,平緩水勢,便於行船。靈渠的設計和佈局都很科學,在世界航運史上佔有光輝的地位,有着“世界古代水利建築明珠”的美譽。於公元前214年鑿成通航的靈渠,距今已2217年,仍然發揮着功能作用。

水街

水街

水街,就是古靈渠流經興安縣城長約一公里的街市。整個水街景區由秦漢建築文化、古城橋文化、古雕塑文化、靈渠歷史文化、嶺南市井風俗文化五大部分組成。具體景點有秦文流殤景區、娘娘橋、萬里橋、馬嘶橋、古戲臺、金鐘街、湖廣會館、水街亭臺廊榭、百米雕塑長廊、古石雕羣、民俗風情區等。若此時乘船遊覽,聽古箏琴聲悠揚,船行水上,人在畫中,讓人彷彿看到秦時明月。靈渠那潺緩流水,那搖盪樹影,那起舞的水草,甚至一直相隨的古道,都有了天地之靈氣,岸邊仿古的水街古建和穿過的座座石橋秀出了江南風韻,這絕不比烏鎮周莊遜色。

湘江源

湘江源

若不是來到興安縣城,你也許都不知道湘江的源頭在這裡。軍長征時強渡湘江的河段,正是從廣西興安的界首至廣西全州的腳山鋪。也就是說,慘烈的湘江戰役的戰場並非在湖南,而是在廣西境內。所以在興安有這樣一個公園: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烈士紀念碑園,碑園坐落於興安縣城西南1公里的獅子山,佔地面積8萬平方米,由大型羣雕、主碑、紀念館組成是全國重要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紅色旅遊觀光區。到了這裡你總是忍不住想起那些詩句:三年不食湘江魚,十年不飲湘江水!

樂滿地

樂滿地

雖然興安縣承載了那麼厚重的歷史文化背景,但如果你認爲她是一個老古董的話那你就錯了。穿過那層層的歷史遺蹟,你還會在這裡找到廣西最具規模的現代主題樂園——樂滿地!樂園樂滿地,源自於英語“romantic”一詞的直譯,即“浪漫”的意思,在這裡有“使遊客的快樂撒滿樂園每一個地方!”的一層抽象意思。 樂滿地以原生態山水自然環境和現代人文景觀的完美結合,成爲桂林旅遊又一顆閃亮明珠,並已成爲到桂遊客必遊的新地標。刺激的遊樂設施,豐富的主題園區景色,山清水秀綠林成蔭。

生活中的許多機會,如果沒有抓緊,就會稍瞬即逝。即使旅遊也是如此,所以既然來到桂林,去了陽朔、去了興安,若與龍勝擦肩而過,也許很多年都會遺憾彼時的選擇。龍勝龍脊梯田多少人記憶中最壯闊、最美麗、也最具人文風情的心靈憩息之地。除了雲上的田園美景,龍勝的溫泉也是值得一泡的,清新的空氣溫暖的泉水,在自然的懷抱裡享受一次心靈的洗禮。

龍脊梯田

龍脊梯田

站在山頂放眼望去,面前的一片片的梯田,僅僅是農業社會中人們賴以生息的產物罷了,卻如一條條撕碎的緞子般軟軟地鋪開去,綿延到天邊,沒有風的時候極平、極開闊,暴雨將至時又仿如把翡翠砸碎了的那種驚人光澤。它的氣勢如虹,它的浩翰如海。一道道梯田有的似行雲流水,從山腳盤繞到山頂;有的似迷宮般縱橫交錯,蜿蜒曲折地鋪嵌在山崖下;有的凌空屹立於高山之巔,在雲霧中時隱時現。山色空濛,綿延十幾公里的田埂裡只有一兩個白衣壯民或紅衣瑤民和無限的翠綠並行,滋潤着這片靜默多年的土地,同時,也怦擊着我們在喧囂都市中蝸居已久的心靈。這才明白,爲什麼有人竟用時尚刊物中常見的“魅惑”來形容如此傳統的農耕文化產物,爲什麼這個偏僻山鄉竟幾次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龍脊梯田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壯美,遠觀山勢之行雲流水,真好像一條條臥龍的脊背。山坡高聳,一層層的田地彷彿是直達天際的階梯。這個從元代就開始修建、歷經當地人數百年勤勞開墾的宏偉遺蹟。經過十多年的旅遊開發,目前已形成三大觀景區:平安壯族梯田觀景區;金坑紅瑤梯田觀景區;龍脊古壯寨梯田文化觀景區。

黃洛瑤寨

黃洛瑤寨的紅瑤女(圖/紳士)

在廣西北部的大山深處,有這麼一羣女人:衣着鮮麗,笑如銀鈴,絲毫沒有畏懼陌生的羞怯。大山賦予了她們活潑奔放的天性。長髮如盤,烏亮如漆。即使面 部爬滿了歲月的溝壑,烏髮依舊。彷彿只要一個轉身,時光被凝固在長長的歲月中,折射成髮髻上的光芒。這是地方,叫做黃洛瑤寨。位於廣西北部山區龍勝各族自治縣。這羣女人,叫做紅瑤女。因爲她們,才造就了黃珞瑤天下第一長髮村的美譽。這也是龍勝一道靚麗的人文風情景觀。

龍勝溫泉

龍勝溫泉

龍勝溫泉之所以無以倫比,在於它十分優美的環境和十分優良的水質。這是一條林廕庇日、萬木合圍的山衝,密密的杜鵑樹和繁茂的闊葉林如同睫毛護佑眼睛一樣,忠實地保護着這一潭潭從容吐納輕輕流淌的溫泉聖水。飄飄渺渺的霧氣,把這裡狹長的綠色空間幻化成雲蒸霞蔚的仙山聖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