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海帶含鋁量高 恐傷害生殖神經系統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行政院消保處近日抽樣92件食品結果發現,有22件含鋁量大於100PPM,其中又以海帶產品含鋁量最高,含鋁量高達1441.61PPM,明顯超出標準14倍;消保處提醒,若長期食用含鋁過量食品,恐傷害生殖系統和發育中的神經系統。

▲消保處針對市售92件食品進行抽查,其中海帶鋁含量超標14倍,吃多恐傷生殖系統

本次消保處在大臺北地區的超商、量販店、超市及糕餅店抽樣92件食品,包括海帶、糕餅、粉絲(冬粉)、饅頭米果等5大類食品,以食品含鋁量100PPM爲標準判斷,共有22件含鋁量大於正常標準,其中以海帶類產品(海帶根、海帶結、海帶卷等)含鋁量最高。糕點部分馬芬蛋糕含鋁量最高,爲608.02PPM。

另外,粉絲類產品14件,含鋁量最高爲138.33PPM,最低爲0.57PPM,5件超過100PPM;饅頭類產品23件,含鋁量最高爲 133.40PPM,最低爲0.81PPM,2件超過100PPM;米果類產品11件,含鋁量最高爲8.94PPM,最低爲「無法驗出」。

針對驗出含鋁過量食品引發的疑慮,消保官王德明表示,含鋁過量的食品,主要是因爲加入過多如明礬、含鋁膨鬆劑等食品添加物,他們可讓食品膨脹、延長保存期間、縮水、富有彈性,或對產品售價外觀口感有加分效益,但這些添加物有傷害健康之嫌,業者已允諾將生產銷售不含鋁或含鋁量較低之產品。消保處也提醒消費者,乾的海帶含鋁量通常較低,可做爲選擇海帶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