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熒幕久看傷眼 搞懂DC/PWM調光保護自己

長久注視手機熒幕眼睛視力可能帶來不良影響。(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近幾年來隨着科技發展人們對於智慧型手機的倚賴與日俱增。雖然未來可能因爲 AI(人工智慧)技術以及 5G 網路,降低人們使用手機的程度。但不可諱言,以目前情況來說,天天盯着手機瞧的日子,恐怕還得過上個好幾年。因此,到底長久注視手機熒幕會不會對於人眼帶來傷害,就是個必要了解的問題。如果你也關心自己的眼睛健康,一定要好好了解。

根據現行手機產業發展,目前較爲普遍的熒幕材質主要有二,AMOLED 以及 LCD 熒幕。而到底那一種熒幕對眼睛比較好?透過以下討論角度可以來嘗試裡解。

Q:哪種熒幕對眼睛比較好?

根據大陸中科院科普平臺科學大院公衆號,中國科學院上海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談志傑文章,事實上無論是 LCD 或是 OLED 熒幕都會對眼睛造成一定傷害。因爲兩種熒幕都是採用紅、綠、藍三種基本發光單元。而其中波長短、能量較高、具有更強穿透性的「藍光」,對人眼傷害最大。這也是市面上部分保護貼、眼鏡會強調「抗藍光」,以及部分手機系統會加入「護眼模式」的主要訴求。

Q:調光模式對於人眼的影響?

而爲了讓手機熒幕能夠在不同環境下都可正常觀看手機上顯示的內容,因此就有需要運用調光技術來改變熒幕的亮度基本上(不完全一定),LCD熒幕較多采用DC調光(直流調光的意思);而OLED熒幕則多用PWM(Pulse Width Modulation,脈衝寬度調製)調光。

DC調光的原理很簡單,就是通過提高或降低電路功率來改變熒幕的亮度。因爲「功率 = 電壓 x 電流」,所以改變電壓或電流都能改變熒幕亮度。但是因爲三色光的波長不同,在極低亮度的情況下,缺點就是難以避免的出現色偏的現象,因此不利於人眼觀看。

而由於OLED熒幕是依靠有機材料自體發光的技術,所以無法順利的利用DC調光,因此較多利用PWM調光。這個方法是利用靠熒幕的亮、滅交替來做到,而在熒幕亮、滅的過程中,滅屏狀態持續時間越長,熒幕給肉眼觀感就是亮度越低。點亮的時間越長,滅屏時間就相應減少,熒幕就會變亮。而雖然熒幕持續亮、滅交替,但當速度夠快,肉眼就會認爲手機一直在亮,不會感覺熒幕熒幕在閃爍。而雖然肉眼辨識不出來熒幕快速亮暗交替的情況,大腦仍舊會對熒幕亮暗的過程做出反應。熒幕頻繁的閃爍容易對於雙眼兩旁的肌肉造成疲勞,很可能會加速視力老化

所以說,就以上內容來看,無論是哪一種熒幕材質、哪一種調光技術,基本上都會對於人眼帶來傷害。唯有實際上從調整手機使用習慣來着手,才更可能發揮保護眼睛,並降低熒幕對手機影響的效果。具體的方法包含:(1)避免長時間注視手機熒幕;(2)在漆黑環境下,降低以低亮度觀看 LCD / AMOLED 熒幕的時間;(3)若習慣或有必要深夜使用手機,建議要打開一盞燈來中和頻閃;(4)眼睛乾澀時可點眼藥水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