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公司如何穿越“三低”週期

證券時報記者 鄧雄鷹 劉敬元

作爲管理長期風險的行業,長期低利率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

繼前一輪下調後不到一年,壽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再度觸碰下調的窗口期。今年以來,雖然權益市場震盪上升,但長端利率下行曲線更加陡峭,人身險公司利差損壓力進一步加劇。作爲金融市場“無風險收益率”的主要參考指標,10年期國債收益率是衡量各類資產收益率的錨。目前,10年期國債收益率已下行至2.26%附近。

利率下行對保險公司經營的影響重大且深遠。近年來,壽險公司盈利普遍依賴於利差,主營產品中多爲利率敏感度高的傳統年金險、終身壽險等產品。目前,不僅是當期新保單面臨利差損問題,2013年費率市場化改革以來,大量預定利率4.025%、3.5%的保單續期保費也承擔着利差壓力。

大型保險公司由於經營時間長,總體負債成本相對較低,抗風險能力更強。對於中小險企來說,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更加嚴峻。據記者從業內瞭解,中小型人身險公司的負債成本普遍高於3%。

某壽險公司負責人今年在業內交流時,用“危急”二字來形容中小型人身險公司面臨的處境。該負責人表示,我國壽險業進入了低利率、低收益、低償付能力的“三低”階段,降低負債成本、控制利率敏感型產品規模,已成險企自救的必然選擇。

2023年以來,監管部門已爲推動壽險業負債成本下降做了諸多工作。去年8月起,保險公司按監管要求停售所有預定利率高於3%的傳統壽險、預定利率高於2.5%的分紅保險和最低保證利率高於2%的萬能保險。今年年初,監管進一步要求調低萬能險結算利率。此外,監管部門還積極推動行業降低費用成本,通過在全渠道實行“報行合一”引導保險公司算賬經營,降低經營成本。

一些保險公司已在積極行動,包括開發利率敏感度相對較低的分紅險,通過“保險+服務”鏈接養老健康生態圈,更好地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以及在資產端加強與負債端聯動,完善資產負債匹配聯動及考覈機制,進一步提升投研能力。

在全球保險業,利差損曾數次顯露“獠牙”。從保險公司角度來看,應對利差損的關鍵是負債和投資兩端發力,進一步精細化、專業化經營,並做好資產和負債聯動——資產端進一步完善資產配置,夯實投資能力;負債端多元化利源結構,優化負債成本。

只有多措並舉、穩健經營,方能穿越週期迷霧,鑄就長久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