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險業掃貨北市不動產 十年豪砸4,429億

近十年來壽險業者大買北市不動產,其中信義區以1,265億成爲壽險資金佈局最集中的區域。圖/本報資料照片

近十年壽險業投資臺北各區不動產規模

近十年來壽險業者大砸近5,800億元全臺各地購買不動產,成爲商用土地市場中重要的動能,其中近八成資金投入臺北市,達4,429億元,其中,又以信義區1,265億成爲壽險資金佈局最集中的區域,南港區則以552億元居第三名,超過不少市中心蛋黃區,躍居壽險資金佈局的第三名。

據信義全球資產調查,各大險業在2012年全臺投資總額曾達千億,後續幾年在政府一連串信用管制政策打房措施、以及金管會金八條控管下,壽險投資明顯縮手、甚至轉向海外,2017年全臺僅114億元,直到2020年疫情衝擊、海外投資風險提高,壽險重回臺灣投資,投資金額再度破千億元,今年壽險業者1月全臺投資已達152億元,加碼投資的意味濃厚。

觀察長期以來壽險業資金投資全臺各地不動產市場,十年來臺北市信義區吸引了超過二成以上的壽險資金投入,信義全球資產總經理柯宏安分析信義計劃地上權成爲壽險兵家必爭之地,又以南山人壽以及富邦人壽熱衷角逐此區域地上權。除此之外,臺北市大面積土地一地難求,新興區域開發成爲壽險業瞄準地,例如南港區吸引壽險資金投資,已經超過了中山區內湖區

值得注意的是,壽險業者投資產品也開始由收益型產品,開始轉向可自行開發的土地、地上權以及具都更危老改建效益開發型產品,兼具收益與未來增值效益。

柯宏安表示,在市場整棟大樓釋出少,加上辦公租金漲幅跟不上售價步調,租金收益率難以達到法規要求標準投資商辦大樓案件減少,然而在都更危老議題發燒下,壽險資金找到新投資出口,短期可採現況收租或自用,長期興建新大樓後可提高租金、產生資本增值,如去年富邦人壽取得王朝酒店、今年初新光人壽標下中華開發大樓,均爲看準都更效益及頂級商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