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張用溫度理賠的養殖漁業保險 理賠高於政府救助金

國內首張「溫度參數養殖水產保險」,依照溫度條件啓動理賠。(圖/視覺中國

記者戴瑞瑤臺北報導

日前國內首張「溫度參數養殖水產保險」經金管會覈准開賣,針對石斑魚養殖業者,在氣溫連續低於攝氏10度達10小時以上,即可啓動理賠,在保險金額額度內,保險期間無理賠次數限制,遠高於政府現金救助30萬元。

依照漁業署統計,平均每公頃養殖魚塭一年的飼養成本高達400萬,發生寒害時可領有政府天然災害現金救助僅約30萬,但損失程度須達20%以上且還需待專人現場勘損,往往緩不濟急,因此亟需搭配保險來分散風險

日前國內首張「溫度參數養殖水產保險」是由富邦險開發、通過保險局覈准,氣溫連續低於攝氏10度達10小時以上,即可啓動理賠。富邦產險說明,該保單有每公頃保險金額100萬及200萬兩個方案,可讓漁民選擇,在保險金額額度內,保險期間無理賠次數限制,高於政府現金救助30萬元。

臺南市佳里氣象測站爲例,過去11年來發生氣溫低於攝氏10度達10小時的次數共有11次,平均每年皆會發生。即便是全臺最南端的屏東,105年1月帝王寒流來襲時,枋寮氣象測站也有持續低溫低於攝氏10度達30小時的紀錄,如選擇每公頃保險金額100萬元的方案,可獲得69.8萬元理賠金

另外,除有漁業署補貼保險費1/3之外,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政府另各補貼保險費1/3,漁民最低只需負擔總保險費1/3。以投保100萬元的方案爲例,中央地方政府每公頃補助保費合計最高爲11.4萬元,漁民最低僅需自付保費每公頃約5.7萬元,如在11月時發生低溫10度以下持續10小時,理賠金約新臺幣2.9萬元,連續11小時則約爲新臺幣5.9萬,高於自付保費。隨着冬天將來臨,富邦產險也提醒養殖業者,可以向各地區漁會了解保單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