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治量能不足 議員曝指揮中心要輕症或無症狀者居家護理

遊淑慧指出,與衛生局連繫後得知,指揮中心收治政策調整,希望輕症或無症狀民衆可在家「居家護理」,但病患和同住家人社區,都會帶來恐慌跟壓力。(本報資料照片

臺北市議員淑慧日前接獲民衆陳請,有確診者在家中等不到救護車,臺北市病房調度出現困難,而目前也正在陸續調度中,遊淑慧建議,可以把一般病房改制成專責病房,擴大收至能量;遊也痛批,這只是第一波爆發,卻都沒有病房,那本土確診案離持續新增又該怎麼辦?聽到消息後也非常錯愕,現在就是把底牌掀開來的時候

遊淑慧指出,與衛生局連繫後得知,指揮中心收治政策有調整,希望輕症或無症狀的民衆可在家「居家護理」,但病患和同住家人、社區,都會帶來恐慌跟壓力,病患也不知道如何自我護理,可能會因爲心裡況聚產生症狀。

遊淑慧建議,醫療院所如暫時無法收治,也要單獨安治他們,臺北市可以運用像是公訓中心有職務宿舍、北投學園宿舍設備也很良好,都是公有房舍,把整棟先拿來做爲讓無症狀或輕症患者入住,同時進駐醫療人員,隨時照顧他們的健康狀況,等於還是把確診病患跟社區隔離開,又可以被照顧慢慢恢復,就可以多收治幾百人

遊淑慧痛批,現在疫情爆發才幾天,病房量能就嚴重不足,非常錯愕,牌掀開來,就知道底牌有多少,現在就是慢慢把底牌掀開來的時候,之前說的超前部署就已經面臨考驗

此外,遊淑慧提到,陽性率達到10%很恐怖,等於是美國疫情高峰,雖然現在只有萬華,但要加大去篩檢,把黑數找出來,快篩方式有很多,像是血清抗原測試,10分鐘就會知道了,爲何只能賣到國外衛福部爲何不開放讓民衆自行去檢疫,除了萬華區,也有文山區的民衆希望能有快篩站。

遊淑慧說,衛福部擔心大量篩檢會有僞陰性問題,或者陰性以後就不注意的問題,但僞陰性的狀況比例很少,且民衆得知陰性後,大家就會做好防疫工作,對抗傳染病,只有2種方法,就是找出潛在所有傳染鏈和斷開傳染鏈,在疫苗還沒普及前只有這種方法,而不是控制篩檢能量,這些對防疫沒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