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中美科技戰影響 臺灣養出護國羣山

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日前攜手臺灣玉山科技協會舉辦「護國羣山崛起–臺灣科技業轉型升級新時代」科技論壇。勤業衆信指出,受中美科技戰及全球供應鏈重組影響,臺灣科技產業在全球半導體、5G和車用電子等產業供應鏈中扮演更關鍵角色,估計臺灣未來有望創造出下一代的「護國羣山」。

展望2021年,隨着5G網路逐漸落地普及,5G結合AIoT的智慧應用將持續高速成長,臺灣玉山科技協會常務理事超羣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從臺灣仍維持正常互動生活,可看出臺灣是非常幸運的。鑑於近期半導體市場旺盛,由於國際趨勢市場需求持續增加,估計未來五年仍會有多個國家持續投資半導體產業,並持續且穩定發展,製造出更多智慧化晶片及「超級聰明電腦」協助處理金融、產業等相關技術。

勤業衆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客戶、產業與市場負責人姚勝雄表示,雖然疫情依舊肆虐全球,所幸臺灣並未受到太大的衝擊,多數企業主仍意識到,全球市場與競爭對手正以超越以往的速度進化,估計未來企業的「創新、轉型與營運韌性」將會是定義其成功與否的三個致勝關鍵。

另一方面,美中角力戰持續延燒,使中國大陸加速發展其半導體產業及調整產業結構連帶影響到全球半導體制造,與此同時也爲臺灣企業在此過程中從轉單效益中受惠,營收不斷創新高。但從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建議臺灣業者必須在各國自主供應鏈趨勢下,朝向創新與高價值產品發展,以保持市場競爭力

臺灣經濟研究院主任孫明德指出,在疫情後,全球經濟隨着疫苗施打普及開始復甦,臺灣因疫情控制得當,經濟表現領先全球,2021年隨着中美兩大經濟體復甦,臺灣出口持續暢旺,內需投資及消費何如成爲2021年亮點。而在新興市場部份,中國大陸經濟於2020年呈現V型反彈,印度、巴西及其他美國家,則因疫情再度擴散,經濟復甦腳步遲緩。

美國在新任總統提出多項政策,對中國大陸由原本貿易戰轉變爲科技戰,並提出大型基礎建設計劃及提高稅收,另外,美國也針對科技產業,未來可能以反壟斷法加以制裁。在美中角力之下,產業逐漸由中國大陸外移至東南亞及南亞等地,使其有望成爲世界工廠的下一代繼承者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資深產業顧問所長代理所長)洪春暉指出,疫情突顯全球生產價值鏈全球化跨國生產體制的脆弱性;而在美中政治角力持續的狀況下,中國大陸和美國各自採取「去美化」及「去中化」戰略,更加速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此外,未來供應鏈將朝向「短鏈、彈性供應鏈、及大量應用智慧化科技」的新型態供應鏈演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