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管好“天府糧倉” 瀘州敘永讓“撂荒地”變“豐收田”
立秋時節,瀘州市敘永縣大石鎮旺龍村勇闖種植家庭農場,500餘畝成熟的稻穀隨風翻騰着滾滾金波,空氣中飄散着醉人的稻香,農場負責人楊朝勇正帶領村民搶農時、忙秋收,確保顆粒歸倉,呈現出一派豐收的繁忙景象。
然而,3年以前,這裡還是一片荒蕪。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力驅動下,敘永縣把撂荒地整治作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舉措,精準施策、因地制宜,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復耕的政策措施,從土地流轉、補貼支持到技術培訓,全方位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不斷盤活閒置土地資源,讓“荒地”變“良田”,有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
“迫於生計,之前村裡的年輕人選擇外出務工,讓家裡的土地撂了荒,我們這輩種糧的農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爲改變家鄉土地撂荒的現狀,楊朝勇一口氣承包了500多畝土地,開啓了復耕之路。“祖輩世代守土而居,我們對土地有深厚的感情。”3年來,楊朝勇深耕細作,讓500餘畝“荒地”變成了“良田”。
“看着荒地變成金燦燦的稻田,心裡說不出的自豪和滿足。”長期在農場務工的村民賴友騰激動地說。像賴友騰一樣的村民還有很多,楊朝勇介紹,周邊村民在家庭農場一年靈活用工達50人,一年支付工資就超65萬元。村民們空閒時就到農場打零工,工錢從100元到200元一天不等,幾個月下來就有一萬多元,既照顧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大家很是高興。
地還是那塊地,通過輪作套種、生態種植等方法,實現農業生產的綠色循環,“有生命力的地”回來了,也爲糧食豐收交出了滿意答卷。
旺龍村“撂荒地”變“豐收田”的故事,只是敘永守住管好“天府糧倉”的一個縮影。如今的敘永,糧食安全與生態文明建設並蒂花開,城鄉呈現出一派糧食豐收、社會和諧的新圖景。(鄭雲霞、章洺皓、蘇忠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