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家思維:戰不贏對方 就先幫他們貼上壞蛋標籤

輸家思維:戰不贏對方 就先幫他們貼上壞蛋標籤。(圖/時報出版提供)

腦袋活一點,你的成就高一點。

8大領域的專才教你練就斜槓大腦

擺脫魯蛇思維、接通贏家思路,

在任何場合都能提出令人驚豔的見解。

職場神話《呆伯特漫畫作者重磅新作

◆亞馬遜 Top 1 暢銷書

◆暢銷作家艾爾文:今年最期待有中文版的書之一。

鋼鐵人伊隆馬斯克曾說:「如果公司有哪項政策會被畫進《呆伯特》,我們就要放棄或改變這項政策,以免淪爲笑柄。」這就是《呆伯特》的傳奇地位。

《呆伯特》創作者史考特.亞當斯延續他對社會的敏銳洞察,犀利直言:「學校不教思考,其後果就是『輸家思維』天天上演。」尤其在社羣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輸家思維」正在急速擴散。

【精彩書摘

讀心術錯覺

假設當你在抱怨其他人時,內心有着堅信自己可以推測出他們心中所想念頭,這代表着你可能處於精神監獄之中。我們以爲自己很善於判斷別人在想什麼,事實上並沒有。老實說,我們在這方面表現得爛透了。但身爲人類,我們通常一方面深信自己精通此事,另一方面卻又認爲其他人對此才疏技拙。

我已經身爲公衆人物好幾十年了,也曾經是公衆強烈批評的目標──基於各式各樣的事由─且大部分時間皆如此。我不是在抱怨,因爲批評是跟着工作一起來的,況且我也清楚我讓自己捲入了什麼樣的事情裡,有趣的是,在我收到的批評中,大概有百分之九十的陌生人錯誤地假設自己知道「我一定是這樣想」。只消快速查看一下我推特的動態牆就會發現……

─有人主張我擁護說謊的行爲

─有人主張我贊同新納粹主義

─有人主張我在某個事實上撒了謊,目的是要「賣書

─有人主張無論總統做出什麼行動,我都會替這些行動辯護

對我來說,這些內容都只是尋常的早晨時光罷了。對了,順帶一提,這些主張沒有一個是真的。這些主張全都基於一些陌生人自詡他們可以看穿那些我具體寫下的文字背後,不爲人知的念頭。這件事替我開了一扇異常乾淨明亮的窗,讓我可以清楚地看到,人類有多常表現得彷彿自己會讀心術似的。如果有一天,你聲名大噪,屆時你就會知道我在說什麼了。到那個時候,評論你的人同樣會誤解你內心的想法,同時卻又言之鑿鑿地一口咬定自己並沒有做出這樣的行爲。

即便是最瞭解我的人,都無法百發百中地推論出我在想什麼,即便猜對,次數也跟發生巧合的機率差不多。顯然,我在生氣時和專心撰寫一則好笑的推文內容時,看起來的樣子和做出的行動是一模一樣的。而且,我無聊的表情肚子餓的表情也差不多。你大概也有類似的經驗。

錯誤的讀心術所帶來的衝擊就是,你我都經常因爲別人以爲我們在想什麼而受到懲罰。我不想因爲別人錯誤的想法被處罰;我敢打賭,你也不想因爲別人的想法受到處罰。

假如你的意見是建立在自認了解的某個陌生人的內在想法上─即便是某個跟你很親之人的內心所想─那麼你很可能正身處精神監獄裡。你所能知道的只是人們說了些什麼以及做了些什麼,而就算是這些資訊,都有可能是不完整或缺乏前後文;你絕對無法像你自以爲的那樣,總是可以分辨出他人在想些什麼。你只是感覺自己擁有這種能力,這是一種錯覺。

替別人貼上邪惡的標籤

如果你在網路上花超過五分鐘,就會注意到,大衆會替他人貼上各式各樣的標籤,像是辯護者種族主義者,還有其他帶有「邪惡」意思的詞彙,而這麼做經常會是輸家思維的一種。

有一點我要說清楚,如果你所談論的對象是把被害者殘肢遺骸放在地下冷凍庫裡的人,那麼就放手去指控他是個邪惡的人吧。我自己是會稱之爲心理疾病,但我不認爲同時將這件事貼上邪惡的標籤有什麼壞處。在這個例子裡,我是假設案件裡的每個事實都是毋庸置疑的。

當我們以爲自己得以讀取他人心智(而不去觀察他們的行動),且我們完全、絕對在他的心智裡頭看到了些許的邪惡時,輸家思維就會進來攪局。我們人類並未進化成爲讀心術士,我們倒是進化成了那種在貿然做出荒唐結論時,卻又認爲自己沒這麼做的人。所以如果你要從賠率來看的話,你自信滿滿地認爲你能看到別人靈魂裡的邪惡的機率,相較於成爲第一位具有通靈能力的人,可能低得讓人發瘋。

我們很喜歡這樣想:認爲自己有能力可以透過觀察人們的行爲,來判斷他們是相對的善還是相對的惡。但這一點只有在簡單的事情上才行得通,像是犯罪和霸凌;並且只有在我們對於各項事實非常確定的時候才行得通。比較典型的情況是,對於如何在這個世界中達成更大的集體利益這件事情上,衆人皆有着不同的想法。你可能認爲資本主義是讓世界變得更好的唯一方法,同時,別人卻認爲我們應該更聚焦在公平與分享上,但你則有可能視其爲社會主義。在我舉的這個例子裡,沒有哪一方的意圖是邪惡的,然而這兩個方案中的其中一個,可能會比另一個更好,更能夠達成更大的利益。在探尋更好的世界這條路上,偏好其中某個方案並不邪惡。如果有人表現得彷彿這是個邪惡的舉動,那就是輸家思維了。

如果你有能力可以直視一個陌生人的靈魂,並且看到其中的惡,那麼你可能正在經歷輸家思維式的幻覺。

社會主義分子和種族主義分子

如果你用來駁斥批評者的方式,是在他們身上貼上一些他們自己並不認同的標籤,那麼你可能就是在進行輸家思維。如果你把那些希望每個人都有良好健康照護的人稱作社會主義分子,或是把那些希望進行強力移民管制的人稱作是種族主義分子,你都不算是在進行理性的辯論。擁有良好論點的人,會把他們的論證拿出來用;而缺乏有力論證的人,則試圖用貼標籤來獲勝。

如果你不是依據因果關係的推敲,而是靠貼標籤來批評他人,那麼你就是在進行輸家思維。

要記住的事:不要進行讀心術,這不是人類的技能。

(本文摘自《斜槓思考:開啓大腦的多職潛能,思考像個全才》/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史考特.亞當斯 Scott Adams

《呆伯特》的創作者,是史上最紅的連環漫畫之一。他在科技產業待了 16 年,服務過的公司包括克羅克國家銀行以及太平洋貝爾公司,自 1995 年起,他成爲全職漫畫家。他有許多暢銷的著作,包括《呆伯特法則》、《狗伯特的最高機密管理手冊》、《要怎麼樣幾乎做什麼都失敗卻還是大獲全勝》、Whenhub 的共同創辦人,目前住在舊金山市外郊

【譯者簡介】

陳映竹

義大利波隆大學、法國上亞爾薩斯大學雙碩士,現任專職英/法/義口筆譯,熱愛文學,更熱愛文字。譯作有《專注力協定》等書。

《斜槓思考:開啓大腦的多職潛能,思考像個全才》/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