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啓銘/民進黨的政治黑手豈止重挫生技產業

文/尹啓銘

英文27日上午發表「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政策,並在談論宇昌案時表示,過去政治鬥爭重挫生技產業的發展。其實,如果把蔡英文發表過的「亞洲矽谷計劃拿來和「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政策相對照,可以發現,要是把亞洲矽谷和亞太生技醫藥研發產業中心的字眼拿掉,兩項計劃的內容幾乎是大同小異,而且都是隻有美麗的口號,缺乏實質的政策措施,俱是典型空心菜。

例如蔡英文說:「未來的聚落基地,我們選定臺北南港新竹竹北中科南科,沿着高鐵一日生活圈,形成帶狀的生技醫藥研發產業聚落」,該等聚落過去20年來在國民黨執政之下就已逐漸形成,新竹竹北更是民進黨執政時一事無成的政策。而今蔡英文只靠着一枝筆,把4個聚落連成一串,就說是要形成帶狀的產業聚落,空心到如此地步!

至於把宇昌案延伸到重挫生技產業的發展,蔡英文未免膨風過度,太看得起她所投資的這家宇昌公司。回顧過去多年,民進黨政治黑手重挫的豈止是生技產業!

在過去民進黨執政的8年,「兩兆雙星」計劃是其主要的產業政策,生技產業則是「雙星」之一,並把「新竹生醫園區」列爲施政重點。可是終其執政,園區建設延宕再三,一事無成。直到2009年4月22日前臺大校長陳維昭投書媒體〈新竹生醫園區延滯的真相〉,指出:「如果當時無政治力介入,現今生醫園區醫學中心已啓用。」所謂的政治力,其實就是有「外力」介入工程採購。

而在同期間,新加坡Biopolis生技園區順利建設、完成,吸引許多跨國知名藥廠進駐,成爲生技研發重鎮。一個Biopolis不夠看,新加坡繼續開發大士(Tuas)製藥園區,同樣吸引國際大藥廠前往設立生產工廠,由研發到製造,建構完整的產業鏈。而臺灣,則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新加坡後來居上。直到2008年政黨再輪替,「新竹生物醫學園區」才得以順利推進,將「生醫科技與產品研發中心」、「產業及育成中心」及「新竹生醫園區醫院」結合爲一體,展現我國生物醫學及製藥科技發展的新面貌。因此,要論重挫生技產業的,不正是民進黨的政治黑手!

其次,每次談到鼓勵新興產業發展的租稅優惠政策,蔡英文和民進黨無不咬牙切齒、視之爲寇讎,例如2010年1月11日蔡英文親自出席民進黨黨團大會,對於「產業創新條例草案」在立法院審議,她指出「這種透過減稅以達政策目標的方式,只利於財團,讓整個社會產生相對剝奪感,應該正式落日纔對」。而於4月16日該條例立法院三讀通過,刪除大部分租稅優惠,「促產條例」落日,民進黨發言人蔡其昌轉述蔡英文看法指出:「促產最惹人詬病的就是對科技業有利,對大財團研發有大量補助」。

反觀2007年7月4日公佈的「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僅僅13條法律條文,其第5條、第6條、第7條就都對生技產業提供遠超過「促產條例」、「產創條例」的租稅優惠,蔡英文和民進黨卻連半句話都不敢吭,於2011年12月15日立法院長王金平說,「生技條例」是由中研院院長翁啓惠、蔡英文與國科會主委陳建仁等人將草案版本拿給他,從提案到三讀,在二週內完成,速度之快打破紀錄,在立院未及討論與審查套用蔡英文和民進黨的標準,這不就是典型的「黑箱」作業,而據瞭解,當時蔡英文正在協助推動宇昌生技的成立,「生技條例」的立法和宇昌生技的投資案就有相當程度的關聯,「生技條例」的立法過程,產業界學術界和政府官員相互串連的軌跡可以說是斧鑿斑斑。

拿「產業創新條例」和「生技條例」來比較,如果對產業界研發提供租稅優惠是圖利財團產生相對剝奪感,爲何蔡英文和民進黨違反一貫的立場,偏偏只對生技產業給予超高的租稅優惠,而且是主動提出、推動?爲何那批政客、學者只對圖利生技財團情有獨鍾?

如果對產業界研發提供租稅優惠是必要的、是有利產業發展,不僅生技產業需要,其他新興科技產業也需要,爲何蔡英文和民進黨只照顧生技產業,卻要作掉其他新興科技產業?民進黨的政治黑手重挫的,豈止是生技產業!

●作者尹啓銘,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執行長。以上言論爲個人意見,不代表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雲友更多參與,也歡迎網友發表高見,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