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聯想三星華爲夾擊 臺廠發動大逆襲

文/數位時代

2012年對曾經極度風光手機品牌宏達電、筆電品牌宏碁來說,都度過了難熬的一年。然而今年的挑戰同樣嚴峻,它們要繼續面對的是敢拚、急衝的三大中韓勢力三星、聯想、華爲臺灣品牌能否在三巨頭夾殺下上演逆襲?將是今年科技圈最令人矚目的焦點。

採訪.撰文/趙鬱竹 照片/Top Photo

1月17日,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出現在電影《浩劫奇蹟首映會上,故事講述2004年在南亞發生的大海嘯事件。「宏達電沒有所謂的浩劫,」王雪紅面對媒體提問時僅簡短迴應。但對於公司股價從2011年最高時的1300元,一路下滑至去年底不到200元,不到兩年市值蒸發近85%,所有的投資人和員工都在等待宏達電的奇蹟出現。

同一時間,僅隔着一道臺灣海峽的華爲深圳總部,4萬名員工則喜上眉梢,因爲財務長夢晚舟宣佈,將發出近600億臺幣年終獎金!比去年大漲四成,平均每人可以拿到8萬元。

也是在這一週,距離臺灣不到三小時航程的南韓三星總部裡同樣人心振奮,因爲2010年5月發表的Galaxy S系列手機在上市兩年七個月後,突破了1億支的銷售門檻,最新的Galaxy S Ⅲ現在平均每天能賣出19萬支。

三地三樣情,也直接證明三星和華爲不斷在全球市場攻城掠地,曾經風光至極的宏達電在中韓勢力夾擊下,這一跤跌得不輕。

研調機構顧能(Gartner)日前公佈前六大智慧型手機品牌市佔率,唯有三星、華爲維持成長力道,包括蘋果、宏達電、RIM都一面倒地下滑。三星市佔率從2011年第三季的20.9%大幅成長到去年第三季的32.5%,華爲則從3.9%成長到4.6%,宏達電則從前年的10.3%腰斬剩下5%。

「過去一年,宏達電的確追得很辛苦,」國際數據資訊(IDC)個人系統研究經理嚴蘭欣觀察,先是三星以「一條鞭」策略自行打造完整產業鏈,從研發到行銷都傾國之力投入大筆資源,拉開與宏達電的差距。再來則是後有中國追兵:中興和華爲。

嚴蘭欣指出,中興和華爲的發展正有如當年剛崛起的宏達電,從代工轉攻品牌,先從低階市場累積市佔、拓展知名度,「但現在華爲也開始走向高階智慧型手機之路。」華爲在今年的CES中搬出秘密武器:全世界最大的6.1吋智慧型手機,《Forbes》認爲,這正是華爲要扭轉低價品牌形象的關鍵一役。

重整設計思維及行銷策略

面對前有三星、後有華爲的處境,宏達電也急於思變,第一步就是改變產品的工業設計思維。在日本廣受好評的暢銷機HTC J和蝴蝶機(Butterfly),就是宏達電改變的第一槍,換掉以往一成不變的黑色設計。「以前的HTC總讓人認爲這是『男人的手機』,」嚴蘭欣說,這兩支熱銷機則反轉過去設計思維,改走日系風,推出白色、紅色機種,吹響宏達電重整旗鼓的號角聲

落差懸殊的行銷預算也是宏達電辛苦追趕的原因之一,「三星的行銷預算比可口可樂還要高,這仗太難打,」一位長期觀察科技業的企業諮詢顧問這麼認爲。就連2013年101大樓的跨年點燈,也差點被三星搶下,最後還出動觀光局「截標」。

宏達電日前延攬前遠傳副總經理何永生擔任全球行銷長、出動多位員工在總部拍攝形象廣告強力播送,在在都表明宏達電今年將在行銷戰場上傾力直追。

「現在宏達電是輸在規模經濟,但市場變化這麼快,沒到最後關頭,輸贏還很難下定論,」戴爾電腦檯灣總經理廖仁祥樂觀看待。多位業界人士共同指出三星成功的一項重要因素:這是一家受到國家體制保護的企業,南韓傾國之力投資大量資源,「某種程度很像過去日本財閥體制,那如果日本最終是失敗的,怎麼知道三星以後會不會出問題呢?」一位資深業界人士點出三星的隱憂。

即便最早在智慧型手機極度風光的蘋果,現在市佔率也只剩13.9%,落後三星的32.5%。潮起潮落,對宏達電來說,機會還掌握在自己手上。

PC一片看淡,聯想一枝獨秀

同樣期待着機會的,還有臺灣第一大電腦品牌宏碁。就在1月中,宏碁固守已久的泛歐市場(EMEA)二哥寶座剛被聯想搶下,關鍵人物正是去年初才跳槽到聯想的前宏碁執行長蘭奇(Gianfranco Lanci)。過去聯想的區域優勢在中國市場,但去年開始積極打入巴西歐洲等區域,而蘭奇正是過去宏碁拿下泛歐市佔的重要推手,因此他加入聯想後,對於拿下歐洲市佔有強大的信心。

聯想積極從中國前進全球市場,急起直追,根據IDC統計,2012年全球PC出貨量年減3.2%,聯想卻逆勢成長19.2%;反觀宏碁則年減9.7%,落後平均水準。DIGITIMES Research則指出,聯想將可在今年取代惠普成爲全球PC龍頭,2012年聯想的品牌市佔率已達15.4%,今年可望再成長到16.7%。

「成功的購併策略、穩固商用市場、佈局商用軟硬體整合方案、耕耘行動內容,都是聯想近來快速成長的重要因素,」IDC臺灣區研究副總監江芳韻指出。2011年聯想和NEC在日本合資公司,一舉拿下四分之一市佔率;去年則買下巴西消費電子品牌CCE,希望拿下10%以上市佔率,透過購併策略,持續擴大在各地市場的影響力。

聯想靠着中國市場的強勢表現挹注收入,再於其他地區祭出價格優勢。但這樣的策略仍有其風險性存在,攤開聯想近兩季財報,毛利率都在12%左右。

「PC產業排名越來越不重要,企業體質的穩定性纔是關鍵,」廖仁祥認爲,以戴爾爲例,雖然在全球PC出貨量排名第三,但由於積極發展IT產品線和企業雲端服務,毛利超過20%,「這是價值和價格的選擇,」他說。

臺灣的宏碁和華碩雖然還在全球排名第四、第五,但由於整體PC市場衰退,雙A仍須努力求生存。

雙A擴大研發,重整旗鼓

「原本大家期待的Windows 8,實際上並沒有對PC帶來太大的成長驅動力,如果觸控筆電價格能降到599美元以下比較有機會,但目前看起來也很難做到,」江芳韻指出,臺灣PC品牌須在今年好好調整腳步,目前雙A都在擴大研發單位,並重組研發和產品單位的從屬關係,讓研發領導產品開發,試圖透過組織改變重整旗鼓。

由於華碩很早就積極研發PC之外的平板電腦行動裝置,除了變形平板、PadPhone等創新產品深受好評,去年並和Google合作Nexus 7熱銷全球。相較之下,宏碁在平板市場起步較慢,但宏碁董事長王振堂終於在日前宣佈要加速追趕,鎖定的市場則是99元到149美元的「超低價平板」,首波在亞洲和南美洲開賣。

「臺灣品牌不一定要和蘋果、三星這些大廠正面衝突,應該找出尚未被開發的市場,絕對有機會,否則小米機就不會贏,」曾和華爲、三星長期接觸的IBM全球企業諮詢服務事業部合夥人盧志浩認爲,臺灣品牌可以從重整經營策略着手,思考更多元化的經營角度,找到自己不足的部分,然後透過購併或合作的方式補足。

宏碁前年砸百億購併雲端技術公司iGware,打造出「宏碁雲」和自家產品整合,但目前尚未對營收或市佔率帶來實際效益。而低價平板策略是否能奏效,目前還是未知數。

「今年是臺灣PC品牌重整體質的關鍵年,」一位任職PC產業20多年的外商高層指出,臺廠在轉型策略上動作較慢,還需要時間調整體質和思維。一旦能捨棄過去「拚量」的思維,找到屬於自己的獨特價值,臺灣品牌浴火重生的機會就來臨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2013年2月號《數位時代》─「2013全球潮學習」,全國7-11、各大書店熱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