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精選》發炎反應也會引發憂鬱和焦慮心情

發炎太久的話就不好,反而會影響到健康的細胞。不知爲何,免疫系統收到了錯誤訊息,除了攻擊受損細胞,連附近的正常細胞也被波及。(示意圖/shutterstock)

「發炎」是現今醫學界的流行語。這種自然的免疫反應本來是好事。身體受傷或生病時,免疫系統會釋放各種的蛋白質和激素,白血球、介白素–6、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簡稱CRP)來一起對抗侵略者,清除受損細胞,幫助身體痊癒。手臂輕微擦傷時,身體就會有發炎反應了。免疫系統啓動了防禦性的發炎,所以傷口周圍會有紅腫的症狀。

然而,發炎太久的話就不好,反而會影響到健康的細胞。不知爲何,免疫系統收到了錯誤訊息,除了攻擊受損細胞,連附近的正常細胞也被波及。有些人的體質具有遺傳易感性(Genetic Susceptibility),只要有慢性發炎,就會造成自體免疫疾病,如氣喘、乾癬、潰瘍性結腸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漸漸地,身體的健康組織也會受到免疫分子攻擊,並造成有害的影響。

大腦跟身體其他部位一樣,也會受到炎症的影響,有幾種類型的免疫細胞有助於大腦維持在最佳狀態。首先是星形膠質細胞,這種神經膠質細胞是大腦中的支援和清理小組。身體受到感染、外傷而導致神經元受損時,這些細胞會衝到現場,清除受損的細胞。

另一種神經膠質細胞爲小膠質細胞,是大腦最主要的免疫細胞,負責探查包括神經元在內的其他細胞是否有問題。這些獨特的細胞迴圈會接觸到路徑中的神經元,就好像打個招呼。訪查過程正常的話,小膠質細胞就會繼續前進,但如果遇到有狀況的細胞,它們就會展開行動,要麼吞噬突觸連結,要麼吃掉受損細胞,並將其他垃圾一併帶走。由此可知,小膠質細胞和星形膠質細胞對免疫功能和大腦維持最佳狀態至關重要。

多倫多大學地精神藥理學家羅傑.麥金泰爾(Roger McIntyre)研究了炎症對大腦功能的影響。他說,炎症系統其實是好人,可讓身體和大腦維持在最佳狀態。

「炎症系統很重要,」他說:「我們過去認爲,小膠質細胞的功用很簡單,只是爲了支撐神經元。但現在我們瞭解到,它們肩負重要的免疫功能,包括修剪大腦中的連結和移除壞細胞。這種清除過程對於大腦的正常發育是必要的,由此可見炎症系統的重要性。」

但諸如慢性壓力、環境毒素或荷爾蒙失調等因素,都會導致抗炎分子減少、促炎因子增加;腦中的促炎化學物質太多的話,麻煩就來了。

「失衡的狀況發生時,大量的促炎分子會涌入大腦,危及關鍵的細胞及神經迴路,」麥金泰爾解釋道:「炎症會影響神經迴路、造成細胞的損失,進而影響身體的感受。炎症系統一失控,就會危及大腦,包括特定區域的神經迴路和神經網絡活動。

這些區域跟衝動、恐懼和情緒有關。」

麥金泰爾提到的區域也包括海馬迴。讀者都猜到了,這樣的危險情況與憂鬱症和焦慮症有密切關聯。

醫師長期以來觀察到,感染和憂鬱症狀有奇怪的相關性。想一想,流行性感冒的病人和憂鬱症患者有很多共同之處:情緒低落、易怒,並對平常喜歡的事物興趣缺缺,也很容易出現過度焦慮。精神科醫師在尋找心理疾病的原因時,忍不住要去探索這些有趣的交集處;既然炎症對身體的影響如此之大,那它也會造成大腦的問題嗎?

今日,由於數十項開創性研究,我們現在瞭解到,慢性炎症確實與憂鬱症和焦慮症有關。實際上,現在許多研究表明,大約三分之一的憂鬱症患者體內的炎症標記濃度會很高,如C反應蛋白或介白素–6。大腦中的發炎反應若長期沒消失,後果會很嚴重。英國埃默裡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用儀器掃描憂鬱症患者的大腦,發現C反應蛋白的濃度很高,某些關鍵迴路的連結也減少了,特別是發出獎賞與負責行動的區域。這就像手臂上傷口周圍的腫脹,只是發生在大腦中;它明顯減慢了各區域相互協調和交流的能力,導致常見的憂鬱症狀。

麥金泰爾說,從演化的角度來看,此機制很有意義。

幾千年前,人類在草原上以狩獵採集維生,而促炎分子以及發炎症狀是一種生存優勢。

「那時,人們常有外傷,還得面臨感染的威脅,所以改變大腦系統的狀態很合理,」他說:「在這種狀態下,人非常脆弱,減少活動力,增加恐懼或焦慮感。我們就會待在隱蔽處休息、儲存能量,等待健康恢復。」

目前爲止,大多數研究都着重於炎症和憂鬱的關係,但有相當多的成果表明,促炎分子也會改變大腦恐懼中心的迴路,所以慢性炎症也與焦慮有關。

「焦慮就是對某事物的恐懼,無論是對蜘蛛還是社會評斷。」麥金泰爾說。

從演化的角度來想,人在受傷或生病後發炎,進而引發高度的恐懼感,是爲了

保存能量、保持警戒,以免在貧弱的狀態下被掠奪者襲擊。不過,現代世界的環境截然不同,因此,身體所產生的額外焦慮反應,對日常生活有害無益。麥金泰爾說,

恐懼會促炎,若你長期抱持不切實際的煩惱,那這些念頭只會更加持久而強大。因此,我們一定要找到確實的方法來平息這個強大的免疫反應。

(本文摘自《吃出好心情》/ 天下文化出版)

【內容簡介】

焦慮與低落心情是現代人生活的標配,社會上也有許多資源能幫助我們走出泥淖,除了看診服藥之外,談話治療、運動、靜坐等等都有一定的成效。而身兼農夫的精神科醫師拉姆齊強調,有一種治療法最必要,而且自主性又高,但往往被忽略了:飲食。

拉姆齊醫師在農場長大,從小就體會到美食與健康不可偏廢。在實務上,每次有患者來,他必定會先檢視對方的飲食狀況,也發現這個問題跟心理健康有一體兩面的關係:心情不好的人,沒心思吃得好;吃不好的人,心情會變得更糟。有些患者雖然有養生食療的概念,但卻犧牲了自己的口味,強迫自己吃下不可口的料理,既無法持久,心情也不會變好。

本書最重要的創見在於兩點:

1. 爲讀者列出十二種健腦的營養素,他稱之爲「抗憂鬱食品評量表」(AFS)。

2. 透過廣泛的食物類別來彈性規劃飲食,不必執著於超級食物。

因此,想要吃出好心情,只要在日常飲食做一點微調和替換,不必全盤推翻原有的習慣。除了飲食,他也會介紹最新的醫學觀念,讓我們瞭解大腦、腸道、微生物、食物與情緒的密切關聯。在最後一章,出版過食譜的拉姆齊醫師,也會提供一套簡易的六週菜單,讓大家享受下廚的樂趣,也可作爲外食的參考。

最後拉姆齊醫師強調,在療愈的過程中,最不可缺少的元素就是「想要改變的意願」:每餐多加一把青菜、一顆蛋,每天隨手記下自己的飲食與心情,就能排解憂鬱、緩解焦慮,健腦、健心又健身。

【作者簡介】

德魯.拉姆齊(Drew Ramsey M.D.)

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臨牀助理教授、《男性健康》雜誌的顧問以及農夫。他的文章與論文散見於《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與《刺胳針》,並發表了三次TEDx演講。其著作多在探討心理健康與營養的關係,包括《吃飽吃好》(Eat Complete)、《羽衣甘藍的五十道陰影》(50 Shades of Kale)以及《吃出幸福感》(The Happiness Diet)。他時常來回紐約市和印第安納州兩地,目前與妻子和孩子一起住在有機農場。

【譯者簡介】

李伊婷

1980年生,高雄人。曾任職文創產業國外行銷,現爲自由工作者及譯者。譯有小說、勵志、醫療保健、商業、運動等多種書籍。譯作有:《紅土之王:拉法‧納達爾》、《我睡不着的那一年》、《聖殿騎士懸疑係列之一聖殿之劍》等等。

聯絡方式:[email protected]

《吃出好心情》/ 天下文化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