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讓南韓竊笑」廣告引爭議 國民黨:可受公評

國民黨以「是誰讓韓國在竊笑」批評民進黨杯葛,是臺灣成爲亞細亞經濟孤兒的最大因素。(圖/截自YouTube)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國民黨以「誰讓南韓竊笑」爲題,控在野黨阻礙臺灣對外發展,引起外國媒體批評,國民黨發言人陳以信表示,所謂「反韓」、「仇韓」是有心人士刻意誤導結果,並非國民黨廣告原意,強調廣告對南韓沒有任何不敬,更沒有醜化南韓,絕對經得起檢驗。陳以信也批民進黨與有心人士挑撥事端,轉移民進黨拖累臺灣經濟的問題焦點

陳以信透過新聞稿指出,臺灣與南韓本來就是國際經貿最大競爭對手,廣告很精準凸顯出臺灣落後南韓的原因;在美歐大陸市場競逐上,臺灣打出每張FTA牌都輸南韓,背後成因,就是因爲自己人不斷扯自己人後腿,正是因爲民進黨在立法院中,一再蠻橫阻擋臺灣經濟自由化惡果

陳以信表示,中韓FTA簽定後,臺灣製造業有超過5兆產值將受到負面衝擊,有44萬人就業機會受到影響,11個縣市遭到波及,尤其83%受衝擊產值,但民進黨非但不緊張,甚至還一再提出各種經濟謬論企圖辯解FTA不重要,粉飾陸韓FTA對臺灣衝擊。

至於無黨籍臺北市長候選人柯文陣營27日表示,「柯文哲從未反對臺灣與其他國家簽署FTA」,陳以信也要柯文哲對「兩岸服貿協議」與「兩岸協議監督條例」清楚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