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紅利“保駕護航” 萬噸水果“漂洋過海”

人民網北京6月4日電 (記者車柯蒙)隨着減稅降費、“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等一系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我國市場主體活力不斷激發,經濟發展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記者從國家稅務總局瞭解到,今年前4個月,全國累計新辦涉稅市場主體達413萬戶,同比增長58.5%。市場主體的蓬勃發展,離不開稅收紅利的支持。

山東省菏澤鉅野縣,一家專攻水果出口果業公司業務正忙,國內各地果農種植的蘋果、梨、板栗農產品,被收購後經過加工,銷售到東南亞、南亞、中東、歐洲等地區。記者瞭解到,該公司每年的出口量是在六萬噸到八萬噸,每年有三千到四千個集裝箱發到國外。2020年,受全球疫情影響,國外果蔬需求驟降,該公司損失至少四分之三的訂單

“當時貨源難組織、訂單交付延期、訂單需求銳減,企業的生產經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公司總經理姚心省說,去年3月發往斯里蘭卡的一批貨物,給公司帶來前所未有的資金壓力。“當時給3家客戶發過去11個集裝箱的蘋果,因爲疫情原因導致客戶在港口不能提貨,還要給船運公司、港口交很多的費用,當時面臨着倒閉的風險。由於客戶的貨款遲遲無法收到,給我們的資金鍊造成了極大的壓力,當時我們是非常困難和焦慮的。”

菏澤稅務部門在瞭解到企業的困難後,爲企業開闢了“退稅審覈快速通道”,5個部門7個崗位13個環節事項一天內辦結,企業每月申請退稅都能在當天到賬,保障了果農的貨款及時兌付和企業員工工資正常發放。

“資金就是企業生存的血液,一旦資金鍊斷開,企業就會面臨危險。”姚心省說,在稅務部門的幫助下,3300多萬元的退稅款,爲企業盤活了資金、降低了融資成本,讓企業重振了信心。2020年,公司實現出口額6168.24萬美元,同比增長10.67%。“退稅早到賬五六天,就能給我們降低100多萬元的融資成本。”姚心省說,疫情期間公司沒有裁掉一個員工、沒有遲發一次員工工資、沒有拖欠果農一分錢貨款。

“企業的需求就是我們的追求,要充分運用智慧稅務的力量,助力企業發展。”國家稅務總局菏澤市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耿繼敏介紹。爲使申報資料“走網路”更加通暢,線上線下銜接更爲緊密,菏澤市稅務部門創新實行“出口退稅首尾責任制”,將企業端、稅務端和銀行端進行有效銜接,真正使退稅流程環節“審得快、轉得穩、扣得緊”,最大限度實現了信息化退稅,極大地提升了辦稅效率

上萬噸水果順利“漂洋過海”只是稅收紅利便利納稅人,助力市場主體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

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韓國榮表示,稅務部門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徵管改革的意見》,實施“我爲納稅人繳費人辦實事便民辦稅春風行動”。自2月份啓動以來,各級稅務機關積極推動百條便民利民措施落地落細,目前已落實58%,有效解決了納稅人繳費人的痛點難點問題。精準推送稅費優惠政策,實現40批次稅費優惠政策直達快享,惠及納稅人繳費人4.2億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