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院首場司法人文沙龍講座開跑 告訴大家法律人腦袋都裝了什麼

黃榮堅教授(右) 與陳欽賢法官(左) 與談。(司法院提供)

現場民衆體驗法律用語知多少」互動裝置 參與。(司法院提供)

司法院爲落實司改國是會議有關「親近人民的司法」決議,2020年首辦「打開司法院」活動獲得廣大回響,司法院今年再接再厲開放院內空間規劃系列「司法人文沙龍講座」,邀集不同領域學者專家與法律人進行交流,以沙龍講座形式聊法律、分享觀點,6日首場以「法律人腦袋都裝了什麼」分享生活中的法哲學思考。

首場司法人文沙龍「法律人腦袋都裝了什麼? 似難謂非無理由到底是有理由還是沒有?」,司法院邀請着有「靈魂不歸法律管」一書的臺大法律系名譽教授黃榮堅擔任主講人,分享生活中的法哲學思考,並由臺南地方法院法官陳欽賢主持,回饋自身致力於法律白話實務經驗,引導民衆探討法律規範價值及司法如何親近大衆等相關議題

會後並開放現場民衆提問交流,藉着線上的法普教育,延伸到線下實體活動,除了提供民衆管道獲取法治新知、親近司法外,還能有更進一步的實質對話及互動,培養公民法治觀、紮根司法,以利未來「國民法官制度」的推行。

同時,有80多年曆史的司法院貴賓室也再次開放,作爲熱門打卡點,設有「法律用語知多少」、「社羣好運籤」等裝置與現場民衆互動,使法普知識的傳遞,能以「趣味互動」方式打破法律生硬疏離之既有形象,使司法 議題更加親近民衆生活,產生共感